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9章 崇善寺(1/2)
崇善寺
手中拎着一罐香油,肩上扛着一小袋米,还没走到大殿前,宋大便高声大喊:“大和尚,大和尚!”
随着大殿中的木鱼声和诵经声停下,不一会儿,济通不紧不慢的走了出来。/3*8′看^书\网? `最?新_章?节/更?新*快/
“原来是宋施主来了!”济通的眼光扫过宋大手中的罐子和肩上的草袋,眉间一喜,双手合十,微微欠身。
“济世,来见过宋施主!”济通让开半个身子,对身后的人说道。
只见济通的身后,一个同样是身披灰布僧袍的出家人,出现在宋大眼前。
此人,年纪约莫三十出头,身高不足六尺,比身前的济通足足矮了半个头。长条脸、细眉、葱鼻、肤色煞白,宽大的僧袍穿在他的身上,显得极其不合身。
体态瘦弱、肤色惨白,再配以阴郁的眼神,这副大病初愈、弱不禁风的模样,给宋大的第一印象便是个“病和尚”。
“见过宋施主!”在济通的招呼下,这个和尚也双手合十,低头朝宋大微微的欠了欠身。
作为崇善寺的常客,宋大不禁好奇这个突然出现的僧人是何方神圣:“大和尚,他是……?”
“阿弥陀佛,济世是我在广东南华寺的小师弟,之前一直在外,前天才到我这里。”济通解释道。
“哦,原来是大和尚的师弟,济世师傅好!”宋大本想学着济通给济世还礼,奈何手中和肩上都有东西,只好弯了弯腰。
虽然济通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可是,一辈子最远就只到过新宁州的宋大却丝毫没有察觉。
他不知道,济通口中的“广东南华寺”,在南方的佛门中是何等地位。°t新e′完/?本¥@@神¢站[#> >/更2.新|最!£?全??:
南华寺,又称南华禅寺,位于广东韶州府(今韶关市),是禅宗南宗的主要道场,享有“禅宗祖庭”之称。
据明万历《曹溪通志》记载,南华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隋朝末年,因兵火战乱而焚毁。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慧能,在黄梅五祖座前得法后南归,在附近村民的协助下,重建殿宇。
明洪武年间,南华禅寺再次遭遇兵火,明成化二十一年间,南华禅寺由住持惠淳和尚主持重建,后又在明正德年间、嘉靖年间、万历年间多次扩建、修缮。
“大和尚,来,帮忙接一下。”宋大先是把手中的陶罐递了过去。
“宋施主破费了!”接过香油,济通也不忘说上一句好话。
“不要说这些,不过,这些东西可不是白给你们的,我有事求你!”大字不识一个的宋大,杀了一辈子的猪,性子够直。
“出家人与世无争,哪有能力帮到宋施主?如果真有什么能帮到宋施主的,但说无妨!”听了宋大的话,济通接香油的手,明显一顿。
“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用一用你们的地方。”放下肩上的草袋,宋大拍了拍衣裳。
“借用地方?佛门之地,不知宋施主要用来何用?”济通完全没想到,宋大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我想带一些人,在这里住上一些日子。”宋大小心翼翼的看了济通一眼,然后说道。
“带人来这里住?这不成问题呀,你捐银子盖的大屋也盖好了,十个八个人都住得下。”得知宋大只是想带几个人在寺中住些日子,济通心中顿时轻快许多。??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不止十个八个。”宋大略显尴尬的说道。
“不止?那有多少?”济通有些吃惊。
“估摸着最少都有二三百人。”宋大嘴上说着二三百,却伸出一只张开的巴掌。
宋大说的人数,令济通大吃一惊,心中警觉起来:“二三百人?宋施主,这二三百到底是什么人?”
“大和尚,你放心,他们都是好人!只不过都受了点伤,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把伤养好。”宋大赶忙解释道。
人数众多,并且还都受了伤,这令济通更加警觉:“宋施主,他们到底是何人?莫不是,你被那些打家劫舍的剪径之徒所诓了?”
“不不不,大和尚你误会了!”宋大连连摆手。
宋大先是左右看了几眼,然后向前一步,凑到济通跟前,小声的说道:“他们是渠黎山里的人,就是打败了官军,还帮镇上的人盖房子的那些人。”
“你是说……”没把话说完,济通也赶紧打住,把剩下的话,活生生的咽了回去。
“嗯!”宋大点点头。
宋大一说到“渠黎山里的人”,济通心中就明白说的是谁?
虽说济通几乎天天都在寺中念经诵佛,极少与外界有交往。可是,每隔一两个月,他终归还是要带着小徒弟去到渠黎镇上,用挖来的药材去换一些盐巴、香烛之类的东西。
所以,渠黎镇周边发生的一些大事,济通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宋施主,崇善寺乃佛门之地,见不得血腥之事,你所说之事,怕是不妥!”犹豫一阵,济通摇了摇头。
“大和尚,你放心,他们来了,只会在后面落脚,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残明,山海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