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院试(1/3)
赵磊匆匆赶到考场之时,只见那考场四周早已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人群之中,或有三两结伴而来者,彼此谈笑风生;亦有孤身一人者,面色凝重,沉默不语。他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跳下来,身姿矫健。随后,他快步走向贾琏,双手抱拳行礼,微笑着说道:“多谢二哥一路相伴,小弟这就先行一步了。”贾琏见状,连忙还礼,一脸关切地道:“磊哥只管放心去应考便是,哥哥在此预祝磊哥此番考试能够一帆风顺,金榜题名!”赵磊感激地点点头,然后转身与贾琏作别。他伸手提起一旁的考篮,步伐坚定地朝着人群走去。
来到考院门前,众多考生按照各自所属的府院分别排成了四列长队。在衙役们有条不紊地指挥下,整个场面虽然人头攒动,但却显得井然有序。每一位考生都神情专注,耐心等待着入场的时刻。
这时,只见一名名衙役手持花名册,逐一核对起考生们的个人信息来。他们目光锐利,仔细审视着每一张面庞,以防出现有人冒名顶替前来参加考试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在确认过身份之后,考生们还要与自已的保人相互呼应,以确保此次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清脆响亮的锣声。紧接着,一名衙役高声喊道:“考生进场!”闻此声音,原本安静的队伍瞬间骚动起来。赵磊跟随着其他考生,在衙役的引领下缓缓走进考院。刚一进门,他便瞧见不远处坐着一位年约五十岁左右的考官。此人面容严肃,正襟危坐在桌前,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威严之气,看上去极为清正廉明、刚正方直。
领了考牌,赵磊便在小吏的带领下进了考舍,赵磊打量着这次院试的考舍,大约只有两平方米大小,后面坐着的地方是一个砖砌的台子,台子前放着一块木板,就是考试的桌子了,虽然已经经历了县试和府试的毒打,但贾环还是想吐槽一下,这条件也不比县试和府试好多少。
其实院试还好,只考两天,每天一场,后年的乡试,那才是真正的折磨。乡试需要在这个转身都费劲的地方,呆在里面连考数天,除了上厕所,其余吃饭、睡觉都在里面,那简直比坐牢还狠了。
院试第一天进行正试,考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第二天进行复试,同样考八股文一篇、试帖诗一首及默写《圣谕广训》。两场考试全部结束后,会根据成绩确定最终录取的人员。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可以进入府、县学学习。
赵磊将考篮内的笔墨纸砚等都摆在了木板上,位置不错,没有被分到屎号,所以之前准备的香囊并没有用得上,就把它揣在怀里。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又是一声锣响,只听一声大喊:“考生停止入场,关闭考院大门,肃静。”
只见数位军士举着牌子,一边举着四处游走,一面大声道:“分发考题,考生不得喧哗。”
县试和府试的考题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直接发放到考生手中,而是被精心地书写在一块块牌子之上。这些牌子则由县衙或府衙的差役们高高举起,环绕考场缓缓移动,以便让每一位考生都能清晰地看到题目。待考生们看清题目之后,方才可以开始思考并作答。
然而,相较于县试和府试这种略显随意的考试方式,院试就要显得正式且规范得多。此刻,其他的考生仍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之时,赵磊却已然胸有成竹,迅速地将第一题的破题思路完整地写了出来,并毫不犹豫地着手开始答题。
要知道,科举文章所遵循的标准文体便是那著名的八股文。而在这八股文中,破题乃是重中之重。一旦成功破题,接下来便需承接题意进一步阐述,即所谓的承题;而后则是展开论述,也就是起讲环节;紧接着还有最为关键的八股四比部分,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深入剖析主题;最后则是以简洁有力的收结来完美收尾。对于赵磊而言,这些步骤虽说繁琐,但却并不困难。毕竟如今他的科举技能早已臻至炉火纯青之境,达到了大成的境界。
只见赵磊不慌不忙地将洁白如雪的纸张平铺开来,神情专注而认真地开始打起了草稿。与过往每次写作时相同,即便只是一份草稿,赵磊依旧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待,手握毛笔,一笔一划皆用工整的小楷字体书写而下,其字迹端正秀丽,仿佛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与精力,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时间过得飞快,没过多久,赵磊便顺利地完成了的第一道题目。他稍作停顿,仔细检查了一番自已写下的答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满足感。只见他微微扭动身体,活动了几下有些僵硬的四肢,又伸展了一下腰身,放松了紧绷的肌肉和骨骼。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赵磊深吸一口气,拿起笔来,开始将之前打在草稿纸上的文字小心翼翼地抄录到正式的试卷之上。
他全神贯注,神情专注而严肃,手中的笔犹如灵动的精灵一般,在纸面上舞动着。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工整、清晰,仿佛是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赵磊深知科举考试对于卷面整洁程度的重视,所以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笔一划皆用心书写,唯恐因为写错一个字而需要涂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红楼做能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