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上科技与狠活,借来日头光(3/3)
么拿不上台面的,让我看不起你。”
一个体型稍胖的老者迈步走了进来。
张德胜笑眯眯地坐在太师椅上,也不起身迎接,显然两人关系极为熟稔。
稍胖老者打眼一扫,看到桌上空荡荡的,不见什么宝贝:“东西呢?快拿出来吧。别卖关子了。”
张德胜笑而不语。
稍胖老者张嘴刚想说什么,突然看到张德胜坐着的太师椅,还有旁边的几案,立刻轻咦一声。
快步上前,俯身查看着这一组太师椅。
越看,眼神越是兴奋。
“荷叶托首交椅……这是南宋的东西啊。”
“不对,有点胡风,应该是元代,或者明初的。”
“看这纹饰,这做工,这雕饰的手法……”
稍胖老者一点点检查过去,手摩挲着。
两把太师椅,还有那个几案,他都是越看越喜欢,一副看不够的样子。
张德胜看着老有见猎心喜的样子,心中愈发得意。
总算装到了。
那四十万,花得太值了。
不光收藏到好东西,还能看到老友这幅震惊的样子,在老友面前大大地露了一把脸。
好一会儿,稍胖老者才直起腰来,感慨道:“好东西。虽然乍一眼看去,保存得有些过于完好,但确凿无疑,东西是老的。这次没法黑你。”
“哈哈哈。”张德胜仰头一笑。
能让这个老友口头认输,简直是人生最爽的事情。
紧接着,他忍不住说出心中疑惑:“老王,你也看出,这东西保存的过于完好了?看工艺,应该是错不了的。但看年月,怎么看也不像是接近七百年的东西啊。”
老王:“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东西可能是从西北来的。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燥,如果是埋在窑洞里,七百年的东西,看起来像四百年,简直太正常了。去年我从朋友那里收了一本古书,就是从河西走廊过来的,唐代的东西,品相好得很。”
张德胜点点头:“有道理。”
其实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不过,东西是他的,难免关心则乱。
现在听老王这个专家说出来,才真正吁一口气。
西北的环境,的确更利于古物的保存。
比如敦煌莫高窟刚挖出来的时候,里面藏着的经卷,都保存完好;壁画佛像,也都是栩栩如生,颜色艳丽……那可是上千年的东西。
老王往前凑了凑,露出笑脸:“老张,你这东西,是从哪里收的?多少钱入手的?”
张德胜笑了。
这是他最舒爽的一刻。
花钱的意义,一大半在这里。
“这个数入手的。”张德胜伸出四个手指头,“至于在哪收的……嘿嘿。”
他一笑,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老王:“四十万?”
张德胜点点头。
老王:“我加十万,你转给我,怎么样?我在黄龙有套院子正装修,正好缺一套椅子……”
张德胜:“你别想。这套椅子,我没打算出手,我就放在这里,来个客人,多有面子。”
张德胜摇头晃脑,十分得意。
他客厅里之前用的,是一套清代的太师椅,做工品相都没问题,唯独年代太近了。
他可是古董大家,客厅里的家具,代表的是他的面子。
有这套元代,或者明初的太师椅,他待客说话声音都能更大一些。
不想错过《一触即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