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1章 只能委屈一下巡检大人(1/2)
赵二郎刚出门,顾永良立刻抱起那个水晶球,往后院跑。
“发财了!”
“发财了!”
“宣德炉和青花瓷梅瓶虽是宝,却是花钱就能买到的。这水晶球……世所罕见啊!”
顾永良是文玩的老玩家了。
他用当朝的宣德炉和成化瓷,拿来跟赵二郎交换,倒不是耍心机,而是明代人玩文物,大多喜欢当朝之物。
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提及:
【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前价遂与古敌……故以近出者当之,始于一二雅人。】
【赏识磨挲,滥觞于江南好事缙绅,波靡于新安耳食,诸大估曰千、曰百,动辄倾囊相酬,真赝不可复辨。以至沈(周)、唐(寅)之画,上等荆(浩)、关(仝);文(徵明)、祝(允明)之书,进参苏(轼)、米(芾),其弊不知何极。】
意思是,前人玩古玩,越是年代古老的,就越贵。
但明朝本朝不是这样。
然后列举了本朝之前的玩物:比如宣德炉,成化瓷,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米芾等人的画作。
这些东西,在明朝时就已经很值钱。所以,仿造的人很多。
甚至有的明化瓷,动辄十万金。
当时有实力收藏真品的,也都是达官显贵。
在顾永良看来,这水晶球用整颗水晶雕刻而成,表面如此光滑,做工精美之至。
在水晶之中,微雕红鸟,更是巧夺天工。
更何况,还能旋转,还能发光,还能有天籁之音鸣响……
这是奇物啊。
他用了一尊宣德炉,外加一个成化青花瓷梅瓶换到……
“赚大了。”
顾永良心中喜悦。
……
“应该是赚了。”
赵二郎把宣德炉和青花瓷梅瓶收好了。
神明大人给他的任务,是用一件琉璃器物,换一件珍稀文玩就好。
而他,换来了两件。
宣德炉和青花瓷梅瓶,可都是好东西啊。非富贵人家,是用不起的。
水晶球的确是好,但神明大人一次就给了二十多个,还有一车其他琉璃器具。
这东西怎么看,在神明大人那里也不像是稀缺的样子。
当然,这种事情,赵二郎是绝对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第一次交易十分顺利。
赵二郎去城外,用骡子驮了布匹进城,找到城里生意最好的绸缎庄。
神明大人赐下来的布料,他们见所未见,染花的工艺,更是闻所未闻。
二十一世纪的印染工艺,亮瞎古人的眼。
赵二郎又是能说会道,而且懂行。
轻松就将布匹高价卖出。
那二十几个水晶球,和一车琉璃器具,最是劳心。
赵二郎专找城中富户,以及买卖好的老店。
他们哪里见过这种水晶球?
只要看到,无不感到惊艳。
最后,二十几个水晶球出手,换回元青花六件,荆浩山水画一副,唐魏铜佛像两尊,其他都是当朝官窑瓷器……
那一车琉璃器具数量太多,赵二郎分别找上城内几家瓷器店。
交易过程,跟卖白糖差不多。
如此精美剔透的琉璃碗具和茶杯、茶壶,赵二郎每件只要黄金二两。
贵吗?
一点都不贵。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玻璃器具,都是赵清玄从路边便利店买的,不够精美。
古人也不是傻子。
这琉璃器具虽然罕见,但如果不够精美,也是很难卖上天价的。
全部卖出去之后,又到手黄金二百多两。
货物卖光,赵二郎等人从一家瓷器店出来的时候,见到几骑打马奔驰,大街上一阵鸡飞狗跳。
“钟健。”
赵二郎等人认识马上人。
他们路过槐安城的时候,刚跟这个总旗官打过照面。
幸亏他们在店里刚出来,钟健等人又是急着赶路,没有看到他们。
李箭锋神色疑惑:“赵成不是带人,去佯攻槐安城去了吗?这钟健,怎么这么快就来庆阳府了?”
赵二郎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庆阳府饥荒这么严重,赵成手里有粮,无论如何也能啸聚起一批饥民吧?他们手里有花炮,哪怕只有几百饥民,涌到槐安城下,放几个花炮,吓一吓守军,守军应该也会龟缩不出才对。难道,他们吃了败仗了?”
李箭锋:“咱们不会低估了这钟健的实力了吧?他可是总旗官。”
因为巡检胡明辉的缘故,李箭锋等人对官兵,尤其是对槐安巡检司的官兵,已经没有什么敬畏心了。
难道,他们太大意了?
李箭锋:“货全都出手了,去跟小沣他们汇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触即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