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一触即发 > 第68章 三路合围,兵临城下(上架了,求订阅。)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8章 三路合围,兵临城下(上架了,求订阅。)(1/2)

目录
好书推荐:

槐安城人口达到两万之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渐渐放缓下来。

附近村子的人,差不多被吸光了。

再远一些的,要么就是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槐安城这里有吃的;要么就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也不知道真假。

这年月,来了就有饭吃……天下哪有这好事?

倒是听说槐安城那边闹了贼寇,杀人放火。城里不少士绅都逃出来了,拖家带口的,一路跑过去,十分可怜。

官兵也正在调集兵马,要征剿贼寇。

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谁敢这时候往槐安城跑?怕是不要命了。

城中两万人,每天吃喝消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实行以工代赈之后,流民们每天修城墙,修路……干的都是体力活。

因为缺少油水,每天只吃土豆,干重体力活,食量就噌噌往上涨。

赵清玄给出的伙食定额,是每人每顿饭两斤土豆……流民们竟然吃不饱。

这伙食定额,如果再减的话,怕是干重体力活,要出人命了。

饶是如此,一天三顿饭,也要消耗十几万斤土豆。

赵清玄手里有钱,家里屯着一批古董。

但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

“土豆四五毛一斤,还是有点贵了。”

赵清玄上网搜最便宜的食物。

他本来想买点豆粕。

豆粕是大豆榨油之后,剩下的东西。

现代人用来喂猪,其实这东西营养价值不低。

在困难时期,都是用来蒸干粮,也是人吃的。

但赵清玄找到货源,打电话问了一下,一吨豆粕,竟然要三千左右。

太贵了。

赵清玄立刻放弃。

“稻谷糠挺便宜。”

赵清玄找到一家卖稻谷糠的,货源充足,每斤只要两毛钱。

糠的营养价值,不能跟土豆和豆粕比,但饥荒年,没那么多讲究,有东西能饱腹,能保证饿不死人,这就行了。

赵清玄订了一千吨稻谷糠。

因为订单量大,那家公司商定交货周期一个月。赵清玄则是要求在价格方面稍作优惠,谈定三十六万,送货上门。

同时,赵清玄打电话,催严洋在内蒙和河北一带加大力度,到田间地头,多收购土豆。

第一批稻谷糠到了之后,赵清玄直接投送到榆树湾村。

并且叮嘱陈婉儿,这些稻谷糠,是给后加入的流民吃的。

榆树湾村原住民,和最初汇聚在槐安城的那一万余饥民,以前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

赵清玄作为众人眼中的神仙,说话自然是要算数的。

他跟那一批人说过,只要干活,土豆管饱。

而且,赵清玄对榆树湾统治区的构想,是百姓们的日子,要越过越好。

这样,大家才有奔头,才能发自内心地爱榆树湾。

之前吃土豆,现在突然改吃糠……那肯定是不行的。

……

官兵的效率,比想象中还要低。

他们不来围攻槐安城,赵清玄就继续做准备。

现在槐安城中的主要装备,是赵清玄之前投送过去的那一万两千根螺纹钢。

那批螺纹钢,强度很高,很锋利,但长度只有一米。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长矛之类的长兵器效果更好。

赵清玄之前之所以选择螺纹钢,是因为螺纹钢要多少有多少,很容易买到。而且非常安全,不会引人关注。

长矛的话,先不说订制需要时间。

在现代背景下,赵清玄也不敢订制那么大批量的长矛。

现在槐安城中又来了一批人,兵器数量不足。

赵清玄一琢磨,直接订购了一批六七米长的竹竿。

竹竿顶部削尖了,就是很好的武器。

尤其在守城战中,守城一方居高临下,用六七米的竹竿往下捅,敌人很难攻上城来。

更重要的是,城中饥民或许根本就没有短兵相接的勇气。

让他们站在城头,用长竹竿往下捅,可以减少他们心中恐惧,不至于溃散。

赵清玄订购了两万根竹竿,投送过去。

另外还订购了一大批户外灯、太阳能电池板、户外电池……

赵清玄手里的钱,都变换成了物资,投送到榆树湾村。

然后,又被运输队运送到槐安城。

每过一天,槐安城中的物资就更多一些,榆树湾防卫团的战士们就更训练有素一些,槐安城中的饥民们也更有组织、有纪律一些……

在第一次槐安城之战后的第十九天,一路官兵从庆阳府方向过来了,浩浩荡荡,气势迫人。

……

三三两两的骑兵,在槐安城下纵横疾驰,耀武扬威。

这些,都是明军的夜不收。

所谓夜不收,就是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触即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