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战甲,士兵的勇气(1/2)
赵清玄查过棉甲制作方法的资料。
知道要制作棉甲,需先制作棉片。
制作片面,是将数斤棉絮放入模具,浸水之后反复模压,而后以线网缝制成薄片,以日晒不膨为合格标准。
制甲时,以成型棉片数张裁剪叠加,分别缝制腿裙、护腋等组件,构成一领全甲。
明清之际,战场上非常受欢迎的棉甲,是棉铁复合甲,分暗甲和明甲。
暗甲外观与普通棉衣无异,其实它或者用泡钉在衬里内缀铁片,或者在内层棉片之间内夹锁子铁网以增加防护性能。
明甲则是用棉胆为底,将钣金铁片以札甲形式连缀其上,或者直接将铁网包覆于棉胆之外,是为明甲。
一领棉铁复合甲,重量往往在35~ 40斤左右。
赵清玄手里这件棉甲,不但破旧,而且,明显是偷工减料的,重量远远不足。
棉片厚度不合格,铜钉数量稀少,内缀的甲片很薄,许多都已经生锈,腐蚀。
这种甲胄,穿到战场上,根本就挡不住箭镞和刀枪,简直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难怪明军作战时,大多勇气不足。
士兵在战场上的勇气,一大半来自于甲胄和手中兵器。
比如同时期的后金军队,身上棉甲做工精良,精锐的白甲骑兵等,更是身披两层棉甲,能挡得住箭镞和火铳枪子。
所以,他们敢冒着明军的火铳和弓箭往前冲。
并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死不了。
反观明军这边,薄薄的棉甲洗得成了网状,里面的铁甲锈蚀,随便一刀一枪就能戳穿。
再加上粮饷不足,常年欠饷,连饭都吃不饱……谁给你拼命?
赵清玄对榆树湾防卫团的规划,是大规模装备火器。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世界,正处于变革期。
西方强军,都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火器。
冷兵器军队,就算训练得再好,也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
装备火器的军队,没必要穿棉甲,只需要穿棉布衣服就行了。
穿棉布衣服,行军速度更快,战场上更方便火铳射击。
但火器制造不易。
榆树湾即使有赵清玄投送物资,想要发展出自己的火器制造产业链,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赵清玄权衡利弊之后发现,在这个过渡期,训练一支装备精良的冷兵器队伍,还是有必要的。
尤其新扩充的马队,更是如此。
即便在装备了热武器之后,骑兵也有存在的必要。
赵清玄:“这支骑兵,必须身披双层棉甲,一人三马。将来,火器发展起来之后,还要配备手枪和马上步枪。”
赵清玄对这支骑兵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成为东亚第一强军,世界第一强军。
赵清玄:“棉甲制作工艺复杂,但是,放到现在,肯定有更科学的替代方法,能用机器制作。”
“可我要是一下订制几千套棉铁复合甲,有些太扎眼啊。即便借口是拍戏,或者景区出租,也很容易引人注意。”
毕竟,他要订制的棉甲,不是影视剧那种样子货,而是要求厚实的棉片,加上铜钉,内缀铁片等。
是真正可以打仗冲锋用的。
“榆树湾那边,现在还做不了盔甲。”
“《二十二条》快谈成了。条约签了之后,从府城引进一批工匠,届时的榆树湾,才算是真正具备发展工商业的基础。”
赵清玄已经开始为榆树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榆树湾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所以,赵清玄特意在《二十二条》中,要求府城给榆树湾送来一批工匠。
等那批工匠到了,榆树湾就能正式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能按照赵清玄的要求,建造一大批手工作坊了。
“算了,这一批棉甲,还是在现代做吧。那批工匠到了之后,也会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做,不能让他们都做盔甲。”
赵清玄等不及他们了。
当然,在现代订制棉甲,必须得有技巧。
赵清玄取了几套棉甲,全部分拆开。
在网上找了几家加工棉布的小厂子,分别寄过去一些一些棉片,让他们加工棉片。
赵清玄不要求纯棉,只要求厚实,轻便。
他特意强调,用黑心棉也没关系,够结实就行。
现代可替代的材料,简直太多了。比纯棉防御性更好,还更加便宜。
赵清玄很快拿到报价。
一套棉甲所需要的所有棉片,小加工厂报价仅需要六十块。
老板说,赵清玄如果下批再要,价格还能更低。
规模上来之后,价格就能降低。
赵清玄直接订了六千套。
至于铜钉、内缀的铁片、锁子铁网等,赵清玄本可以在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触即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