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4章 真正的太平盛世,在榆树湾(1/3)
小福子能混成刘允中的心腹,成为刘允中最喜欢的干儿子,靠的是聪明伶俐,是能看得清形势。+卡+卡?晓~说.旺/ \已!发-布~罪¨芯?漳\截?
小福子在《新闻联播》中看到过榆树湾防卫团战斗的画面,打杜文焕手下家丁,打流贼,都是以少胜多,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在流贼入侵的时候,甚至不用防卫团出手,当地的百姓和工人们,就能自发组织起来,打退流贼……
小福子更是亲眼看到过在榆槐大道行军经过的防卫团大军,当真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防卫团战士们人人有厚实的新棉衣穿,棉甲要多少,有多少。
他们的火枪、火炮、木柄手榴弹……哪一个不是兵工厂的工匠们制造出来的?哪一个靠的不是“衮衮君子”口中的“奇淫技巧之术”?
小福子看到,榆树湾正是靠着这些君子所不齿的“奇淫技巧之术”,武装起强大的防卫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小福子看到,榆树湾正是靠着这些君子所不齿的“奇淫技巧之术”,制造出大量的棉衣、棉鞋、棉被,让榆树湾老百姓人人有衣穿,在冬天不用挨饿;制造出水泥、钢铁,用来修建房屋,铺路,让老百姓出行住得舒适,出行方便。
小福子看到,榆树湾正是靠着这些君子所不齿的“奇淫技巧之术”,制造出大量香胰子、毛巾、蜂窝煤……让老百姓过上新式生活。
用《新闻联播》里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科技改变生活”。
工匠们制造了这一切。
人们每天生活中,都离不开科技产品,离不开工匠的劳动成果。
反观那些读圣贤书的文人士绅,不事生产,却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陈婉儿在玄天鉴的播报中,经常向大家灌输类似观点。
耳濡目染之下,小福子也觉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工人代表的是先进的未来……
那些腐儒们,终有一天会被他们看不起的工匠,被他们不屑正眼看的“奇淫技巧之术”,给打得满地找牙。
“渗透计划”敲定之后,会议上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细节,包括榆情局和锄奸队之间如何互相配合,在京师安排多少人手,调集多少物资。
另外就是,之前赵二郎去京师找徐光启,在沿途各城都安排了眼线。开春之后,可以正式开通榆树湾到京师之间的商路。
届时,会有商队源源不断,来往于榆树湾和京师之间。
那些商队,也是榆情局和锄奸队可以借助的力量。
“渗透计划”关系重大,赵二郎决定再亲自走一趟。
会议结束,赵二郎亲自给奔驰造车厂和大运造车厂打电话,提了六辆奔驰1四轮马车,五辆大运四轮马车。
奔驰1是客运车,目前总共出了两款。其中一款是一匹马拉,另一款是两匹马拉。
玄清公亲自做了规定,一匹马拉的,叫做动力一匹,也叫做1.0的。
两匹马拉的,叫做动力二匹,也叫做2.0的。
这两款都非常畅销。
大运四轮马车是货运车,动力划分标准,跟奔驰车一样。+h.o/n\g+t-e~o¨w^d?.~c~o^m¢
大运四轮马车出了三款,动力分别是一匹、两匹和四匹。
大运车最畅销的,是两匹和四匹的。
因为一匹动力不足,长途拉货不实用。
赵二郎考虑到从榆树湾到京师路途遥远,而且,出了榆树湾之后,道路大多年久失修,路不好走。
所以,他选择的大运车,动力是四匹的。
十一辆车,其中一辆奔驰1,是给刘允中准备的。
其他十辆车,每辆车配备两个马夫,负责驾驭马车,同时负责管理货车上的货物。
另外,有三十名骑兵随行保护车队安全。
车队所有人,人手一支燧发火枪,加一支燧发手枪。
那三十名骑兵,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锄奸队队员。
他们的装备,是阿卡步枪和左轮手枪,外加每人十枚甜瓜手雷。
货车上,除了装载榆树湾特产之外,还有五个掷弹筒,几箱炮弹,二十箱木柄手榴弹。
如今天下大乱,流贼遍地,官兵比匪还要危险。
出行安全是第一位的。
……
二十里店服务区。
如家酒店客房里,几个麻友热火朝天。
刘允中嘴里叼着烟,身上只穿着贴身的单衣,却是满面红光,手里摸着牌,随手打出去。
旁边一个煤球炉,煤球炉上烧着一壶水。
这一幕画面,非常接地气。
笃笃。
敲门声响起。
“二饼。”
“胡啦。”
“哈哈哈。”
哗啦啦。
恰好,对面打出一张二饼,刘允中胡牌,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触即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