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番外 番外五(2/3)
的招待着……
真要算起来,这都多少年了,三哥可以说是分文没给家里,大哥二哥家干活,她给爹娘的是自愿的。
冤大头是四哥!
梅子看四哥的眼神都带着怜悯,四哥在家里的地位就是当年的三哥啊。
家里人都捧着,说着好话。
四哥被架在高处,下不来了。
说四哥笨,真不是骂人,是实话。
这都多少年了,还糊里糊涂的呢。
四嫂也是个糊涂虫,这两口子梅子都不知道说啥好。
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
姜河过的糊里糊涂的,很多事情他不愿意去想,想多了脑袋疼还想不明白。
就跟念书的时候一样,他不想考第一吗?可他就是不会,能怎么办。
他觉得自己命好,比大哥二哥命好。
家里出钱买了工作,农民变工人,改命成功。
他又找了个城里媳妇,两份工资,又成功一次。
他不跟三哥和梅子比,就跟大哥二哥比。
比起大哥二哥天天在地里刨食,他月月领工资,这就行了。
至于给家里的工资,前头那些年他还扑腾扑腾,后面他早就认命了。
又没有儿子,一个闺女。
有吃有喝到得了,他就不信,真有事家里能不管。
后来,厂里效益不好裁人,他老丈人退了,厂里也看老领导的面子给他和媳妇留下了。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他也不那么较劲了,曾经想靠着老丈人往上升升的想法早就歇菜了。
厂里的房子要掏钱变成自己的,老丈人发话了,这钱必须掏。
他们两口子这些年,他的钱给家里,后来媳妇的钱也给丈母娘。
丈母娘看不下去了,她媳妇发了工资就花钱,工资在手里攒不下,衣裳家里都放不下了还买,他说也说不听。
钱是两边老人出的,也是他们给的工资攒的。
杨慈英了解自己的亲闺女,所以婚后,女婿的钱给家里她心里是默认的。
亲家老两口,是实在人,村里人都节俭,有钱也不舍得花,就爱存钱。
虽然女婿家里不是他一个,可他们相信亲家的为人,不会太离谱。
亲家的情况他们也了解,村里最花大钱的就是盖房子,亲家家里早就盖好了。
家里俩儿子也都很能干,村里人有地,不懒好好种地,起码饿不着。
亲家那院子,他们看着都稀罕,种菜养鸡养猪,这样的日子他们还羡慕呢。
杨慈英不是没给过闺女机会,这闺女是一点也不让她失望啊,一个月的工资保准花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
她要是把小两口子的工资都拿到手里,闺女有的闹,她一开始还指望女婿能管住,后来也不抱希望了。
这俩口子就这样过吧,她以生活费的名义把闺女的工资攥在手里能攒下多少算多少。
姜河和宋明珠手里没钱,但也不缺钱花。
必须要花的钱,两头老人都给。
房改这大事,两头都不含糊,痛快的给钱了。
姜老汉中间也尝试过的,某个月的工资让他自己拿着,等回家的时候再问钱都所剩无几了。
哎,不争气的儿子,找了个同样的儿媳妇,能咋整啊,两边老人多操心呗。
到后来,姜老汉是纯粹的帮儿子攒钱了。
姜老汉的思想还是保守,万一没工资了,喝西北风啊,他们又没地种。
尤其是听说工人还有下岗的。
儿子回来,他总要说几句,爱听不听吧,反正他得说。
姜河是彻底摆烂了,有吃有喝有住有工资拿,想开了之后,这日子美滋滋的。
看着梅子那么能干,羡慕归羡慕,偶尔说上几句酸话,他不跟强的比,嘿嘿,就跟大哥二哥比。
·
王海霞和李海鸥俩人关系一会好的跟一个人一样,一致对外的时候绝不含糊。
俩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干仗打骂也不留情。
家里的地是挨着的,老人的地也是他们一起干活。
不光田间地头休息的时候,干着活这俩人嘴都不停的。
俩男人都沉默不说话,说了那句不对头,惹麻烦。
骂老三一点人事不办,侄子当兵都不给走后门,太绝情。
知道了竹子在省城有厂子,让孩子过去干活,也不让去。
老三两口子就是记仇,这都多少年了,真小心眼。
还有房子的事,梅子说要买,他们也说想买。
想讲个价便宜点,一分也不能少。
梅子也是混蛋,有几个钱就烧包了,也不还价就给钱了。
城里人也不知道咋想的,梅子公婆和老四老丈人丈母娘,年年夏天都来家里一趟,那稀罕模样别提了。
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