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2)
姜念一路骑着三轮车,想到生意她突然觉得也没那么冷了。暖洋洋的太阳连着几天都没出来,此刻照了她一路。到家的时候后背都微微出汗了。
她三轮车还没在院子里停好,姜忠就已经从房间里冲出来了。“姐,你回来了。”
嘴上是对姜念说着话,可是眼睛却落在了那辆三轮车上。
何如梅也从堂屋走了出来,两个人同时去看。“这车可真好看,比刘支书家那个二手的可新多了。”
“妈,咱们这车也是二手的,只是人家给重新刷了一下漆。”
姜念刚说完,就见姜忠直接趴了过去用鼻子去闻。“真是漆的味道,还怪好闻的。”
何如梅啪的一声拍在姜忠的后脑勺上,“臭小子,漆哪里好闻了。赶紧去刷锅点火,你姐回来要吃饭的。”
姜忠嘿嘿一笑,跳着跑去拿柴火点火。
何如梅看着姜念拿出来的那几段大骨头,什么也没说,直接放进盆子里去清洗炖上,再炖的差不多的时候,加上一小盆切好的酸菜。
姜念正在和姜忠说着架子的结构,突然就闻到了这股浓郁的酸香味。这种北三省那边的菜色,在这不算最北边的北省竟然也有。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足足吃了两碗米饭。以前也知道这道酸菜,可是都不如何如梅做的好吃。怪不得北三省的人们冬天都离不开它呢。
吃过了午饭姜忠就在家里做起了框架,因为简单所以他也没有去黄师傅家里请假,只在午饭之后的两个小时就做出来了。
当姜念看到这个架子的时候,心里不得不佩服姜忠的心灵手巧。
她只说三面围起来就可以,可是姜忠却将她操作这面做成了一个对开的小门。这样在不操作的时候可以关起来,那就是个封闭的空间了。
两个人抬着将架子放在三轮车的后斗上,尺寸分毫不差。
“做的真不错,你这架子算是帮了姐大忙了。”
姜念一边说着,一边和姜忠一起将架子用铁丝绑紧。最后将塑料布铺上去用钉子钉起来就算完事了。
下午的时候姜念和何如梅两个人开始着手炸油条和鸡排。就见何如梅手法娴熟的将面团放进油锅里面,不一会一个个面团就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条。
姜念在下面看着火,跟何如梅说道:“妈,这个炸东西的油您勤换着点,不要总是无期限的往里面加。咱们卖吃食的最讲究卫生。”
何如梅垂头瞪了她一眼,“我还能不知道这个,就是怕外面的不干净所以不让你在外面吃,你妈我为了你们学了多少东西啊。轮到自已卖还能亏了良心吗?”
听到她的话,姜念连忙笑着回道:“是是是,何女士是最有良心的老板了。哪个要是吃了咱家的煎饼啊,那可真是有福气了。”
何如梅嘴角含笑的斜睨了她一眼,笑骂道:“贫嘴。”
炸完了油条和鸡排后,其实煎饼里放火腿肠才是最好的搭配,可是这个年代国内还没有普及火腿肠,就算是有价格也是相当昂贵。不适合她这个刚起步的小摊,所以用鸡柳条来代替一下。
傍晚的时候,蜂窝煤被送来了,两个工人没让姜念帮忙自已就搬完了所有。送走了工人后姜念骑着已经订好了木架子的三轮车到了前河村。张铁匠已经把她要的东西做好了。
看着那只做工厚实的煎饼锅,姜念满意的装车。
至此,所有准备工作便已经全部做好了。
“妈,晚上我们吃煎饼果子。”骑车回到家的姜念喝了一杯水,然后兴奋的说着。
她直接用夹子夹起几块蜂窝煤放进一个炉子里面,学着姜忠平时点火的样子引着了火。嗯,还不错,很顺利,也不枉费她这几日就见缝插针的学习。
燃煤的时候,她开始调面糊。用面粉,绿豆粉,胡椒粉,盐和水按比例调成糊糊。
勺子舀起来的时候有些拉丝状态,就成了。
这个时候洗好的锅也已经热好了,她拿着一个用干净的布套着一个油盒在上面擦了几下,滋啦滋啦的声音传来后,就舀了一勺面糊倒在了平锅上面。
拿起一直放在水里的竹蜻蜓慢慢的刮了起来,直到所有面糊都平铺在了煎饼锅上为止。
等了一会还没有熟,嗯,面糊有点放多了,下次注意用量。
再过一会儿打个蛋再均匀的铺开。手法有点不太熟练,单手打蛋的时候蛋壳掉进去一小块,她眼疾手快捡出来。
侧头看了看姜忠和何如梅一直紧盯着煎饼的脸,像是有点紧张。
他们紧张,可是谁也不知道她更紧张。天知道她两辈子加起来才第二次做。
撒上葱花香菜后拿小铲子沿着边缘轻轻的铲了一圈,有个小裂口。下次需要注意力度。
翻过来的时候姜念觉得自已手指差点没烫熟,连忙想摸一下耳垂,又想到自已正在做吃食就强忍着放下了手。
小刷子抹匀面酱,又将油条和炸好的鸡柳条放上去,最后四边包起来就好了。
拿出一张包装纸,手有点颤抖的包起来。
三个人全都看着这个新出炉的煎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八零:退婚改嫁糙汉竟是隐藏大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