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4(1/1)
陆应淮有点无语,但还是顺从地转身去买材料。
供销社的高姐亲热地揽过姜宁,从兜里掏出个桔子塞到她手里,低声感谢,“多亏了你上回带来的奶粉,我那小侄子可算是吃上口奶了。”
她上回带奶粉回家,可算是立了个大功,一家人轮番夸了好几天,整得她都有点飘飘然了,特别是她嫂子,把她那件上海买的小皮鞋都送给她了,姑嫂关系蹭蹭上涨。
给家里解决了这么个大难题,她现在看姜宁是越看越喜欢,她这人也直爽,当下开口,“小妹,以后在镇上有啥事儿你就问姐就行。”
还真让她说着了,姜宁现在就有事儿要问,最近村里没活了,姜大嫂就琢磨着让姜大哥学门手艺。
现在这年头,要说学啥手艺吃香,那首选就是木匠,但有真本事还愿意教的师傅不好找啊,这事儿也就搁置下来了。
姜宁就想起这高姐,镇上供销社的,消息肯定灵通。
她从背篓里又掏出一罐奶粉,借着上面一块头巾的掩盖递过去,“高姐,我家里还有两个哥哥,想找个学木匠的师傅,你看着帮我打听打听呗。”
高大姐接过奶粉,嘴都乐得合不拢了,本来她还不好意思张嘴再让姜宁匀她一罐,这回好了。
听着后半句,她略一迟疑,犹豫两秒后一拍大腿,“行我回去问问,小妹我就不瞒你了,”
“我爹就是木匠,手艺还算过得去,就是他不收徒,脾气倔,”
“但你这奶粉真算是救了我侄子的命,就看在他大孙子的份上,他肯定得考虑考虑。”
姜宁惊讶地张开嘴,还真就这么巧,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见姜宁没说话,高姐以为她不满意呢,连忙找补道,“但你放心,就算我爹不干,我也肯定尽心给你打听别的师傅。”
姜宁回过神来,知道她这是误会了,于是摆摆手,“没事儿,这我都理解,有本事的老师傅脾气都倔。”
高姐还是按之前那价儿,硬塞给姜宁二十五块钱和几张糖票,姜宁没推开也就收下了,她知道高姐是怕这事儿办不成,她要是非不收下这钱,高姐估摸着心理压力得老大了。
俩人又唠了会儿嗑,陆应淮那边已经买完回来了,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
姜宁把剩下的瓜子儿往兜里一揣,拍拍手上的瓜子儿皮,上前灵巧地一把接过陆应淮手里的东西,“陆哥辛苦了,这么拿着多不方便,”
说着,她把碗筷,调料往背篓里一塞,抱起背篓,把它的两个提带从陆应淮的胳膊上穿过去,
陆应淮迷茫地颠颠肩膀,这背篓怎么到他背上的,还有这袋大米,啥时候又回手里的?
姜宁绕着他转一圈,确保背篓里的东西不会掉出来,肯定地点点头,“陆哥,来的时候没让你背上背篓,是我的不对,”
“这回你背吧,我绝对不和你抢,在城里没背过吧。”
没想到这未来的反派大佬还挺有童趣的,来的时候非要背背篓,那时候里面有奶粉,姜宁哪敢让他背。
这把圆梦了,背吧。
陆应淮:“……”
19|红烧肉盖饭
俩人七拐八拐地进了胡同,路过厨房,陆应淮突然回过头来,“大妈,您家里的铁锅能借我们用用吗?”
“我们想蒸米饭但忘了带锅,给您五毛钱算作租金行吗?”
大妈一听乐了,五毛钱都能买半斤猪肉了,但她还是警惕地看向俩人,“不用厨房东西吧?”
姜宁从陆应淮身后伸出脑袋,“我俩就是借锅蒸个米饭,大妈你要是不放心,他蒸饭你就在这厨房看着点儿。”
“他也是第一回蒸饭,我还真怕给弄出个大米粥来。”姜宁这话说得漂亮,既打消了大妈的顾虑,又拉近了几人的关系。
大妈这才点头,一脸笑容地接过陆应淮递过来的钞票,“那行那行,我就在这儿帮着照看两眼,保证这大米饭蒸得正正好。”
陆应淮有些诧异地看向姜宁,社交这一块,她确实挺厉害。
取出来炉子和铁锅,又搬了两张桌子和几个小凳子,水桶比较轻,但新接了满满一桶水,也不算轻。
姜宁是天生神力,轻轻松松提起来,陆应淮本来想分成两次拿,但看姜宁气定神闲的样子,他也不愿意落下风,咬紧牙关硬扛了起来。
于是胡同里的人就看见一男一女,身上背着,怀里夹着,胳膊上勾着一大堆沉实的东西蹭蹭走。
嗬好家伙,真有劲儿啊,不叫一声沉,轻轻松松。
陆应淮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一直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马上就快了,再坚持坚持。
往前走却发现一条胡同已经占满摊子了,俩人来的足够早了,但到底不是镇上的,路上还是耽误了些功夫。
姜宁站住脚感慨道,“做生意可真不容易,都来得这么早。”
陆应淮却不敢停,接着往前走,他现在已经后悔了,早知道不这么装了,现在撂下更丢人。
顺着胡同
不想错过《七零摆小吃摊吃瓜日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