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 第25章 哥舒断刀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哥舒断刀(1/2)

目录
好书推荐:

“臣肉眼凡胎,不识陛下,遂至于此。陛下为拨乱主,但留臣,臣以尺书招之,不日平矣。”

谁也没想到,被押送到洛阳的哥舒翰,在见到安禄山后,他没有选择宁死不屈,而是投降了。

投降的十分干脆和坦诚,而且很诚心,主动提出愿意写信替安禄山劝降李光弼、来瑱、鲁炅等人。

此三人都和哥舒翰颇有渊源和交情,是抵挡叛军的硬茬。

也许是为了活命,也许是痛恨专权误国的杨国忠和昏庸无道的李隆基,也许是前往洛阳的路上,安庆绪一直在洗脑的缘故。

半截身子入土的哥舒翰忽然间就想通了,大悟了,他彻底抛弃了晚节。

他虽然还苟活于世,但实际上已经死了。

面对哥舒翰的谄媚,安禄山大喜过望,“朕命你为大燕司空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安禄山很投桃报李,一开口就赏了哥舒翰宰相之职加一品荣誉头衔。

“信你要写,但你还要再去潼关一趟,当面劝降潼关守军。朕要李十六的人头!王思礼和高适可为朕所用。”

“明白了吗?”

“臣谢陛下,臣遵旨。”哥舒翰颤颤巍巍磕了个头。

“庆绪,事不宜迟,待哥爱卿写完信,稍作休息后,你便护送他前往潼关。”

“朕给你两日时间,和崔乾佑拿下潼关!”

安禄山挺着大肚子,志得意满。

“是,阿爷。”安庆绪干净利落答道,看着哥舒翰的背影,他有些恍惚。

......

潼关,李璘和王思礼、高适均皱着眉,脸色铁青。

前日已经断粮,本应该按计划在当日夜深之时悄悄撤离潼关。

可那封看似轻飘飘实则重达万钧的诏书却令几人不得不暂时驻足。

两日以来,他们不是没想过冒着风险,抗旨不遵,带兵直接撤离。

他们赌长安不敢擅杀军中一些人在长安的家眷。

只是发生了一件事逼得他们没法撤。

因为,据斥候回报,陈玄礼派了心腹带着三万新军驻扎在蓝田灞上,摆明了要阻断潼关大军的回路。

“杨国忠恐怕猜到了我们想撤离潼关,挥师回长安杀他。”李璘分析道。

“其实,那三万新军在我看来不堪一击。”王思礼闷声道:“只是那样——”

“和谋反彻底没区别了。”高适握着长枪冷冷说道。

连日来,在杨国忠一阵紧锣密鼓操作下,在长安城共募得新军五万。

三万屯于灞上,两万交由陈玄礼和杨国忠二子杨昢共同统领。

杨昢不懂军,但不妨碍领兵,只有自家人,杨国忠才放心。

李隆基也没反对,因为杨昢娶了他的爱女万春公主为妻,是他的女婿。

李璘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杀马为食,最多还能顶两日,前狼后虎的局面如何破解?

投降安禄山?

那绝对不可能。

攻击灞上新军再回长安,那等于造反了,迟早还是死路一条。

真是让人绝望。

不幸中的万幸,是崔乾祐还未急于进攻,留了缓冲时间。

李璘怀疑是崔乾祐在等大军耗光马食,再进攻。

崔乾祐想要将损耗降到最低,真是个可怕的对手。

思索间,李璘想到了一个比较勉强的办法。

那就是说服李亨作为策应,发动政变。

潼关大军以清君侧的名义挥师长安,灭新军,杀杨国忠,逼宫李隆基,拥立李亨。

这可能也是唯一的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此前李璘已经付诸行动了。

那就是写信求援远在河北围困博陵的李光弼和郭子仪,之前长安也发了诏书,尚不知那两位收到诏书没。

这样虽会使河北的大好局势恶化,但相比收复河北和丢掉长安,哪个轻、哪个重,人皆心中有数。

可惜,无论是送信,还是两位名将回援,都需要时间。

谁也不清楚那两位会不会来,以及什么时候来,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李璘决定还是发动政变靠谱些。

他说了想法后,得到了王思礼和高适的认同。

“我需要立即绕路回长安,密见太子。”李璘道:“只有我当面,才有可能做得此事。”

“永王不可,太子出卖你怎么办?”王思礼有些担忧。

“不冒风险,怎能成事,况且这是太子绝无仅有的机会,他不一定会拒绝。”李璘很坚持。

王思礼陷入了沉默,高适欲言又止。

忽然间,三人听到城楼上喧哗声大作。

“怎么回事?”王思礼连忙看去。

一名士兵迅速跑了过来,结结巴巴道:“将军,大帅......大帅他......”

“说!他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