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 第36章 雪中送半炭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雪中送半炭(1/2)

目录
好书推荐:

潼关城内,所有人都非常高兴。

李琩送来了粮,不仅仅意味着他们不用吃人肉,还意味着朝廷终究记得他们。

他们没有被彻底抛弃。

而且,不仅仅李琩来了,太子李亨的长子,广平郡王李俶(公元758年改名李豫)也跟着来了。

他在粮队末尾押队。

李璘其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没搞懂李隆基究竟是出于什么想法,才遣李琩和李俶送粮。

他对长安城最新的形势一无所知。为了省马力,也是因为寒心,他已不再派使者往长安报军情了。

明明怎么看都是任由自生自灭了,怎么又雪中送炭了。

先把你打落至水底,即将溺毙的时候,再拉出水面,喘一口气。

真是好一个帝王心术。

李璘心情很复杂。

不过,听完李琩和李俶讲了一番来龙去脉后,他算是大致明白了,也猜到了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知道了哥舒翰被李璘下令射杀后,便对潼关守军的态度便有所转变。

他和李亨商议了一番后,决定派人往潼关送一批粮食以解决燃眉之急,也起一些安抚之意。

杨国忠得知后,苦苦相劝并未起效。

粮还是运到了潼关。

遗憾的是,这批粮食只够大军食用两日。

李隆基终究没有放下戒心,只肯让潼关守军吊着一口气。

紧缺的军马也是一匹没送,为的是防止潼关守军长途奔袭,奇袭长安。

如今,整个潼关只剩下了四十余匹马。

昨夜里,李璘想杀几匹马供将士充饥,被王思礼拦住了。

如今,粮食只够两三日,又无军马。

灞上和长安城的城防军合计五万。没有马,四千余精兵基本威胁不了长安。

李隆基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若能顺利等到郭子仪大军班师回朝,长安无忧矣。

他也不用跑去蜀地避祸了。

“感谢圣人对我等的厚爱!圣人万岁!”

当着李琩和李俶的面,李璘表了个态。

李琩很适宜的点点头,“圣人英武!”

咱们的老父亲还是有点人情味在的啊。

“只是,为何派你们来?”李璘还是有些疑惑。

“噢,十六叔,是这样。”李俶解释道:“圣人念十八叔和您情谊深厚,故令他来送粮。”

“而我呢,是因为我阿爷说他不能亲自前来看望您,特遣我前来,阿爷说他很敬佩十六叔,让您好好活着!”

李璘差点感动涕零,“阿兄有心了。”

王思礼在一旁听着,有些不悦,问向李琩,“怎没见送些紧缺的军中用物?”

“火油、箭支、弓弩等皆用尽了。”

“这个......”李琩面露尴尬,“圣人未提,我等哪里敢索要。”

“王将军,不说这个。”李璘笑道:“能送粮来已是天大喜事,勿要贪心。”

王思礼这个直性子,真得收敛,回头得劝劝,他心中嘀咕了一句。

“永王说的是。”王思礼不再坚持了,转过头看向高适,“走,和我去看看膳食备好没,我饿了。”

王思礼那会吐得很厉害,连带着昨夜的马肉也吐了出来,腹中已是空空如也。

一想到自己是军中唯一一个吃了人肉的人,他就有些难过。

怎么高适和李璘恰好就躲过了呢?

高适笑而不语,起身跟着王思礼便走了。

李琩和李俶微微对视一眼,同时有些诧异。

他们没想到桀骜的王思礼看起来很是尊重李璘这个行军司马之职。

长安城这几日关于潼关大军的传言难道是真的?

李璘倒是没意识到李琩和李俶的异样,他想了想,问道:“你们打算待多久?后面几日还会不会有人送粮甚至增派援军?”

“圣人没说,我陪十六郎几日便是。”李琩说完,接着双手一摊,“后面的事,圣人如何打算,我不知晓。”

李俶也赶紧露出了一副“别问我,我也不知道”的表情。

“十八叔待多久,我就待多久。”他低头支支吾吾问道:“这潼关城还能守住不?”

“怕了是不?”李璘笑道:“稍安勿躁,多留几日,自会请你们观之!”

“你们就清楚答案了。”

火头军营地,王思礼闻到饭香已经四溢,心情很好,总算不用吃又干又柴的马肉还有勉强下肚的人肉了。

“咦?怎么还在煮人肉?”他一头雾水的指着锅问道。

“禀王将军。”一名火头军兵曹立刻答道:“永王殿下命我等用贼军的肥肉熬些油备用。”

“还亲自教了下我们怎么熬,挺简单的。”

“您看。”他指向旁边的一排木桶,“都熬了好多桶了。”

“永王聪慧。”王思礼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