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2章 中国空军的辉煌时刻(2)(1/2)
8月14日清晨7点整,天色才刚刚破晓,晨曦微露。
在杭州笕桥机场的跑道上,引擎轰鸣声震耳欲聋,第三十五中队的五架战机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依次腾空而起。
它们迅速爬升高度,并在空中调整姿态,组成了一个紧密而整齐的楔状队形。
这支英勇的编队宛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向着上海方向疾驰而去。
飞行员们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心中充满了保家卫国的信念与勇气。
随着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城市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繁华热闹的街道以及密密麻麻的房屋尽收眼底。
然而,此刻飞行员们无暇欣赏这都市风光,他们全神贯注于即将到来的战斗。
很快,敌军的军械库——公大纱厂出现在眼前。那座巨大的工厂建筑群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等待着被唤醒。
飞行员们默契地相互示意后,开始降低高度并加速俯冲。
这一天,天空被阴沉沉的乌云所笼罩,细雨绵绵不断地洒落着。
然而,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中国飞行员们,他们驾驶着战机,在 1500 米的高空沉稳地翱翔着。
当飞到公大纱厂上方空域时,突然,一阵密集而猛烈的火力从地面袭来。
原来是日军的高射枪炮集中向中国飞机疯狂扫射。
子弹如雨点般呼啸而来,在空中交织成一片致命的弹幕。
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中国飞行员们临危不乱。
他们迅速做出反应,默契地将飞机编队调整为右梯形队形。
紧接着,犹如猎鹰扑食一般,这些战机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准目标俯冲而下。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炸弹坠落的呼啸声,一枚枚重磅炸弹准确无误地投向了公大纱厂。
刹那间,火光冲天,爆炸声响彻云霄。工厂内的多处建筑瞬间被熊熊大火吞噬,滚滚浓烟腾空而起,直冲向阴沉的天际。
中国飞机轰炸后既定目标后,迅速拉高爬升,躲避日军的高射机枪,之后安然无恙地飞返笕桥机场。
空军第二大队在得到了新一批飞机的补充之后,实力大增,其中足足拥有 22 架诺机。
要知道,这种诺机可是当时空军部队里数量最多且最为强大的主力轰炸机。
这里所说的诺机,实际上就是从 1934 年开始,由中国家杭州的飞机制造厂与美国著名的诺斯罗普公司通力合作所生产出来的诺斯罗普·伽玛 2E 型单发双座轰炸机。
这款轰炸机配备着一台动力强劲的 710 马力引擎,其最高飞行时速能够达到令人惊叹的 352 千米。
而它的最远航程更是长达 2300 公里。这样出色的性能表现,使得它在空中作战时具备了极大的优势。
不仅如此,它还装备有两挺火力凶猛的 7.62 毫米口径机枪,同时有着高达 450 公斤的载弹量。
不得不说,在当初研制的时候,它就凭借着相对较高的飞行速度以及较为适中的载弹量,成为了一款备受瞩目的快速轻型轰炸机。
时间来到了 8 月 14 日早上 8 点 40 分,此时,第二大队的副大队长孙桐岗亲自带领着整整 21 架诺机。
每一架都携带着威力巨大的弹药——包括 14 枚重达 250 公斤的重磅炸弹,以及多达 70 枚 50 公斤的常规炸弹。
随后,这支气势磅礴的空中编队从广德基地起飞,一路穿越昆山空域,向着上海方向疾驰而去。
他们此次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对位于日本公大的飞机场及其所有相关设施展开猛烈轰炸。
同时还要攻击汇山码头、蕴藻浜以及吴淞口一带的敌方军舰。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孙桐岗率领着战机如矫健的雄鹰一般抵达了上海上空。
面对眼前复杂多变的战局,他当机立断做出部署,将队伍兵分两路展开行动。
其中一路气势汹汹地朝着吴淞口疾驰而去,他们的目标是那里耀武扬威的日舰。
然而,天公不作美,此时天空中的云层低垂厚重,严重影响了飞行员们的视线和判断,导致能见度极差。
尽管飞行员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无畏的勇气奋力攻击,但最终还是遗憾地未能成功炸毁那些狡猾的敌舰。
日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轻,纷纷仓皇失措地驾驶着战舰向着扬子江口外狼狈逃窜。
与此同时,另一路战机则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了公大飞机场以及汇山码头。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枚枚炸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准确无误地命中了预定目标。
刹那间,只见机场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敌机的残骸四处散落。
敌司令部更是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熊熊烈焰映红了半边天际。
而附近的多处建筑也相继燃起大火,其中公大纱厂南边再度火光熊熊,仿佛要将整个区域都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铁血抗战:从淞沪会战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