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刘黑七(1/2)
清朝的一斤大概六百克,一两就是三十七克左右,这么算的话,五十万两白银就是一万八千五百千克,十八吨!
这么多的银子,光拉载的车队就有好几十辆,当真是浩浩荡荡。
跟着来的不仅有陆家的人,还有陆大可专门请的镖局,加起来一百多号人,个个挎刀,看起来颇有威势。
乔致庸领着车队到了乔家门口,然后乔家下人们帮着把银箱抬进府里去。
这么大的动静,很快吸引了乔家堡的村民围观,虽说人被远远的拦着,但拦不住嘴啊!
“致庸!致庸!这车上拉的什么?”一个瘦高中年汉子喊道。
他是乔致庸的堂哥,排行老四,都喊他四爷。他有一万两银子入股了乔家的生意,这些天一直奔前忙后的,急得不行,前些天还受达盛昌的掌柜崔鸣九怂恿让乔家卖老宅。
“你管拉的什么呢!”乔致庸白了他一眼。
“哎,致庸,你就说说吧!是不是银子?真让你弄来银子了?”
“你打听这些干嘛,不是要退股吗?怎么,现在还退吗?”
“嘿嘿,不退了不退了。”
向道到门口时,银箱已经卸了一多半,他看了眼长长的车队,也不禁咋舌,没想到这五十万两银子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再看那些围观的村民,估计不用两天,乔家运来大批银子的事就得传的整个祁县都知道了。
看了一会儿,向道就对这些没了兴趣,转身回了自己院子。
……
到了下午,向道的院子里突然又响起了拉风箱的呱哒声,很显然,他在烧东西。
向道在烧玻璃。
不是为了卖掉,而是做化学实验器材。
烧杯,试管,蒸馏装置……这都些是进行实验所必须的,时间不等人啊,是时候开始搭建科技树了。
之前采买的材料还有不少,倒也省了功夫,在这躁热的天气里,向道跟乔景泰俩人在院子里忙的汗流浃背。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就简单多了,第二天,第二批玻璃熔液顺利出炉。
向道提前找石匠挖了些石质模具,等玻璃熔液温度降下来,就倒入石质模具中,接着压制。
定型之后,向道把东西取出来看了看,比后世实验室用的烧杯略厚一些,反正不考虑成本,那就尽量多冗余些。
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是标记烧杯容量刻度。
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度量衡标准!
向道学到的知识是建立在公制单位上的,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是采用公制单位。
当然,公制度量衡标准件他是弄不到的,不过,他的手机就是用的公制单位啊。
买手机之前,他是看了网上测评的,万幸还记得数据。
已知某三折叠机展开后长度219毫米,重量306克。
以此为依据,向道花了一天时间,自己制作了玻璃材质的全套度量衡标准原器。
可能跟法国的公制度量衡原器有误差,但是,度量衡标准这东西,向来是谁强谁说了算,你只要不依赖别人的技术,那就没什么关系。
用刀片在烧杯跟试管上刻好刻度线,这就算做好了。
最难的还是蒸馏装置,这个就没办法压制了,得用铁管吹,向道又做的不熟练,做出来的容器歪歪扭扭的,只是能用而已。
就在向道在小院里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乔家也在准备出发前往包头了,那边的资金早就告急,债主都堵门了。
不过,显然有人不想让乔家这么轻易地脱困。
这天一早,向道是被吵醒的,门外传来乔景泰的喊声。
“老师,老师!你醒了吗?”
“……现在醒了。啥事?”向道带着起床气问道。
“我娘让我来跟你说一声,出事了!”
“出事了?”
向道麻利的穿好衣服,打开门,乔景泰正在门口站着,满脸焦急。
“到底怎么了?”
“刚才长顺去开门,看到门上有刘黑七的信镖,我娘让我喊你过去。”
“刘黑七?”
“是个土匪头子,在老鸦山占山为王。”
向道立刻关上门,边往外走边说道:“信上说的什么?”
“他要乔家给他一万两过冬银子,三天之内送过去,不然乔家就有血光之灾……我二叔正召集家里的下人们,说要跟刘黑七拼命呢!”
“这个刘黑七,往日里做派什么样?”向道问道。
“土匪还能什么做派,动不动杀人,又猾又残忍,官府剿了几次都没成,是晋中一大害。”
两人一路快走,还没到地方,就听到一阵阵“跟他拼了”“拼了”的喊声。
转过一道弯,就看到宽阔的院子里站满了人。
乔致庸站在人群前方,提着刀,双目圆睁,显然是气急了。乔曹氏跟曹掌柜就站在他旁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乔家大院:清末之大科学时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