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 会面(1/2)
洪承畴一行人连赶了几天路,终于赶到了固原。
守城门的官兵见他们这群人,人数众多,气度不凡,后面还有士兵跨着腰刀,没有查问就放行了。
一行人到了总督府下了马,立时就有一将官迎上来,得知是延绥巡抚洪承畴后,让他们稍待,自己进去禀报,不多时,飞奔而回请他们进去。
那将官边在前面引路,边向洪承畴说道:“洪大人,督宪一直在等着您呢,陕西胡大人三日前便到了。”
“哦?胡大人到了?”洪承畴明白他口中的胡大人便是陕西巡抚胡廷宴,他担任延绥巡抚前,一直在陕西任职,对胡廷宴很是熟悉。
从西安到固原约八百里路,自己从榆林到固原大约一千二百里,胡廷宴比自己早到并不奇怪,但只早到了三日,算慢的了。
“启禀督宪,洪大人到了。”那小将引洪承畴三人入了正厅,便退下了。
三人只见上首端坐正一满头银发的老人,老人面上皱纹纵横,但那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看起来精神抖擞,不正是三边总督杨鹤还是谁?
左右两边已摆好桌椅,左首坐着一人,正是洪承畴的老上司胡廷宴,后者朝洪承畴点头示意。胡廷宴身边还坐着两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正是杨嗣昌和孙传庭。
右首椅上空无一人,看来是专门留给自己一行的。
“下官延绥巡抚洪承畴见过督宪!”
“末将延绥总兵曹文诏见过督宪!”
“末将延绥游击曹变蛟见过督宪!”
三人一齐朝杨鹤行礼。
“坐吧,早就盼着你洪亨九了。”杨鹤抬手示意让他们落座。
三人谢过之后,坐了下来。
杨鹤看着气度不凡的洪承畴,心中微微点头,早前在陕西巡抚胡廷宴到来后,他就向胡廷宴问起了洪承畴,问他为人如何,是否可托付大任?
杨鹤还记得当时胡廷宴提起洪承畴时,那是个滔滔不绝,夸上天去了,自己还以为言过其实,今日一见,果非凡人。
又看向他身后的曹文诏,曹变蛟二人,也是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嘿,虽然不知道陛下从哪找来这么多明珠,但有这些人在,看起来能为自己省不少事。
“既然都到了,那本督也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了。”虽然为官多年,但杨鹤依旧很是讨厌官场那套弯弯绕绕,曲曲折折的场面话,有什么话直说不就是了?
厅内众人皆注视着他,只听杨鹤说道:“本督奉陛下之命任三边总督,今日召二位来,只为一事!”
说到这,他目光凛凛,看了眼胡廷宴和洪承畴。
二人皆直起了身子,侧耳聆听。
杨鹤深吸一口气,不慌不忙的开口道:“那便是关于陕西与延绥的流民之事,本督自京师而来,一路上饿殍遍野,流贼遍地,本督甚是担忧啊。”
胡廷宴和洪承畴听他提起流民,心里一沉,流民的事他们知道,可没法处理,先说胡廷宴,早就上折子请求朝廷援助,先前一直石沉大海,直到前几日才收到拨下来的三十万两银子,和十万两银子等价的粮草。
可这对整个陕西来说是杯水车薪啊,整个陕西流民遍地,他只能优先救助西安周边的,剩下的就鞭长莫及了。
而洪承畴就不提了,刚刚上任没多久,人都没认识全呢,延绥这摊子事怎么能怪到他头上。
胡廷宴下跪请罪道:“下官无能,今岁陕西遭了大旱,百姓们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吃,这才逃荒去了,还有的窜入山中做了匪,行些打家劫舍的勾当。”
杨鹤瞥了他一眼,语气不高不低:“起来吧,本督没有怪你的意思,我知道你管这陕西这摊子也不容易。”
胡廷宴听了心里一酸,这个巡抚他当的确实是万分艰难,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可要供养的人却越来越多,自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加征的辽饷,本就让百姓苦不堪言了。
现在又遭了灾,百姓大量的逃亡,可人走了,税还得一分不少!
明朝有个赔粮的政策,就是收税的始终总额不变,如有人逃亡,他应当交的税就由剩余所有农户承担,这踏马受得住?哦,他跑了,他该交的钱还要我来交?这是什么道理?得,别收了,我也跑吧。
再加上官员腐败,征管效率低下,导致大量农民破产,甚至连树皮都没得吃,可不就造反吗?灾荒下,就连山里的狼都没吃的,直接成群结队的到城镇附近食人。。。。。。
上面还有秦王朱樉,瑞王两位要供着,今年天启大笔一挥,万历之子瑞王朱常浩就藩汉中,要求陕西拿200万亩良田出来,哦,这是土地肥沃的田地,不是土地!
陕西本就嗷嗷待哺,不向你要就不错了,哪拿得出来?可圣意难违,最后还是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四省共同承担,有时不得不说,大明亡的真不冤枉。
家天下,家天下,合着天下人供着你这个皇帝还不成,还要供着你朱家的人?真当天下都是你朱家的?
待胡廷宴起身后,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崇祯圣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