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七章 忧虑(1/2)
四人踏入乾清宫门槛后,入眼便是瞳孔深陷,眼睛布满血丝的朱由检,这位陛下眉头紧皱,神情紧绷,目光呆滞,像是没看到他们四人,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四人跪地叩首,齐声高呼。
朱由检被他们的声音拉回现实,回神一看,才发现四名阁臣已在眼前,连声说道:“四位阁老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谢陛下!”四人起身后便垂手肃立,一言不发,等着朱由检开口。
“咳。”朱由检不好意思的咳了一声,挠了挠脸,不好意思的说道:“深夜惊扰诸位爱卿的美梦,朕实在心里过意不去,可陕西之事,着实令朕寝食难安,心眼直跳,不得不召诸位爱卿前来商议。”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陕西?陕西有什么事?不过就是闹了饥荒,遭了旱灾,前段时间不是已经支援过一笔银子和粮食了吗?还免了一年的赋税。
前几个月陛下你还派人将那唤为土豆和红薯的植物,给杨鹤送去,让他推广种植,那玩意他们看过了,产量着实高。
怎么,陕西又出事了?四人心中都冒出同样的疑问。
首辅张瑞国问道:“敢问陛下,陕西发生了何事致陛下如此急切?”
朱由检微微一叹:“还不是陕西旱灾一事,许多百姓颗粒无收,饿着肚子,杨鹤,洪承畴,胡廷宴都上了奏疏,请求拨银拨粮。”
这事张瑞国四人也知道,可没谁放在心上,以前也有省份发生旱灾,也不也没怎么样嘛,就这事也值得你深夜召我们几人进宫?我们还以为关外的女真和蒙古打来了呢。
李国普朗声道:“陛下,陕西遭了灾,那便再拨些钱粮便是了,不必忧虑。”
孙承宗倒想得更深:“陛下可是忧虑百姓生计无着,铤而走险?”
孙承宗这话一出口,本还是睡眼惺忪的另外三名阁臣的神情立时从疲惫变为警觉。
自古以来王朝崩溃,扰乱天下者,大都与日夜在田地耕作的百姓有关,如秦末陈胜吴广,东汉张角,隋末瓦岗,而造反的原因无一例外,就是吃不饱,快饿死了。
民无粮,则必从贼;贼无粮,则必变流贼,而大乱无了日矣!
想到这,三人已对朱由检此次深夜召见他们的原因,有了猜测,陛下怕是担心陕西会发生民变吧。
果然,朱由检沉声道:“孙阁老所言,一阵见血,朕确实是担心陕西百姓因天灾人祸,饿殍遍地,不得不揭竿求生,诚若如此,大乱就在眼前。”
“朕意,传令杨鹤,洪承畴,胡廷宴集结兵马以防不测。”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朕打算从内库拨银一百万两,以补足拖欠陕西各地的军费,并调集粮草五万石赈灾陕西,诸卿意下如何?”
。。。。。。
阶下鸦雀无声,四人都张大着嘴,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陕西的情况真有这么糟?杨鹤,洪承畴,胡廷宴的奏疏他们都看过,没那么严重啊,而且杨鹤不是已经派曹文诏将那流贼叫什么来着?哦!王二!把王二给杀了嘛?真值得这么重视这场旱灾?
对,没错,上个月杨鹤派曹文诏,率三千兵马突袭了王二在深山老林里的巢穴,斩首数百,在澄城起义的王二提前告别了历史舞台。
看着四人都沉默不语,朱由检内心暗自摇头,哎,这些人哪懂得陕西这次旱灾的严重?土地干涸,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先是以山间蓬草为食,后来只能吃树皮,后面树皮被吃光了,甚至有人吃石块!吃了石块的人大多腹胀而死。
人都快饿死了,哪还管你什么礼义廉耻,又不能当饭吃,许多有志之士聚在一起,专门抢劫有余粮的大户人家,成为盗贼,不管能行吗?
“诸卿意下如何?”朱由检又问了一遍,他看向首辅张瑞国。
张瑞国察觉到了朱由检的目光,他虽然觉得这事不值得这么大动干辄,可反正银子也不是朝廷出,最多出个五万石粮食罢了,没必要反对。
他朗声道:“陕西饥荒已久,确该救济,臣无异议。”
李国普一向是和张瑞国同一阵线,张瑞国说什么就是什么:“臣也无异议。”
钱龙锡也说道:“臣无异议。”
唯有孙承宗一言不发,眉毛皱成一团,像是在极力思考着什么。
朱由检看他专注沉思的样子,也没出言打扰,等着他开口。
等了一阵,孙承宗朝朱由检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陛下!陕西确需赈济,可臣以为还当增兵陕西,以防不测!”
孙承宗越想朱由检的话,越觉着有道理,陕西土地本就贫瘠,加上旱灾和各级官员欺上瞒下,怕是情况还会更糟,赈灾是必须的,可增兵也有必要,至少多派些机动性强的骑兵过去,一旦有事也可应变。
孙承宗把这话一说,算是说到朱由检心坎上了,当即决定派勇卫营周遇吉,黄得功,京营孔有德率三千骑兵前往陕西,并告诉他们一旦遇到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崇祯圣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