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功夫皇帝朱由检 > 第17章 诚心献策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诚心献策(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朱由检微微一笑,捋了一下不存在的胡须,说道:

“贫道有些丹药,想在京城开一间丹药铺,若是顺军在此落脚,铺面一定涨价,可以早做打算。”

这样解释,极为合理,宋献策再次佩服道: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道长你这一问,反倒提醒了我。”

现在京城人心惶惶,繁华的商业街道,也有旺铺转让,假如闯王决心在此称帝,定鼎京师,铺面是可以增值的。

“道长,实不相瞒,王上没有明言,臣属不好猜测。”

朱由检点点头:“如此,贫道开丹药铺的事,就还得拖一拖。”

宋献策摇头:“不一定,王上口上没说,心里肯定是倾向京师,毕竟这里是前朝古都,若是安定下来,必然盛况空前。”

这一点,他们两个看法出奇的一致。

朱由检又问:“却不知,下一步如何?”

话说到这里,宋献策完全信任了落尘道长,当即坦言:

“实不相瞒,王上觉得明军未灭,不急着称帝定都。”

朱由检又问:“明军还有哪些势力?”

“南边不说,可以跨河而拒,顺国真正的心腹大患,就在辽东。”

“哦,愿闻其详。”

“吴三桂率部,号称一万精兵,驻扎在山海关,京城若是有事,他吴三桂提兵而来,不日可至,实在是让人睡不安稳。”

朱由检点点头,对于这个判断,宋献策是正确的,宋献策乃谋臣,战略眼光不错。

朱由检:“依宋大人看来,如何应对?”

“明日廷议,我准备献策,让王上提兵攻打吴三桂,去除这个心腹大患。”

“万万不可。”朱由检站起身来。

宋献策醉眼蒙眬,问:“有何不可?”

朱由检没办法解释,历史上,李自成亲率数万大军,攻打山海关,就是为了在京城睡个安稳觉。

但是事与愿违,没有判断到吴三桂降清的决心,被清军包了饺子,大败而归,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权力。

然后多尔衮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南明王朝苦苦支撑十年,终究天命不遂人愿。

这一段历史,朱由检万万不能让它再次发生。

毕竟,在朱由检看来,他和李自成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同属汉家天下,跟建奴皇太极,那是敌我矛盾,属于不共戴天。

绝对不能让李自成提兵伐吴。

“先生糊涂啊。”

“哦,道长何出此言?”

“何须车马劳顿,一封招降书,管教吴三桂提头来见。”

这个道长的本事,宋献策是亲眼所见,纵然说得如此不着边际,还是忍不住想听听分解。

宋献策酒醒了三分,抱拳道:“愿听道长解惑。”

吴三桂是崇祯的封疆大吏,三边总督,蓟辽总兵,朱由检还是很了解此人。

朱由检:“那吴三桂家里人跟我师父有些渊源,贫道早年见过此人,最知此人重孝,乃是前朝不出名的孝子。”

“不出名的孝子?”

“嗯那。”他是孝子,但是不出名。

“道长的意思是?”

“胁父招降。”

宋献策酒已醒了大半,闻听此言,拊掌叫好:

“大妙。”

宴会散去,天色不早,大家各自回院休息。

次日清晨,宋献策急匆匆的进宫,面见王上。

进入宫内,李自成还没有登基,也没有开朝会的习惯,正在花园逗鸟。

“王上,都督宋献策求见。”

“召。”

李自成:“宋都督何事见本王。”

宋献策立即献上了昨日朱由检的计策,招降吴三桂,并且利用吴三桂是大孝子的特点,把他父亲吴襄囚禁起来。

李自成觉得此计尚好,夸奖宋献策一番,立即让他去办理。

宋献策得令,带领一支禁军卫队,来到老吴家胡同口,将吴家老宅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

吴府看门人进去禀报,吴襄立即出来,看见贼军已经将这里包围了,大惊失色,要拿银子贿赂,守卫全是禁军,没人敢收他的银两。

吴襄一声长叹,罢了,还好我儿不在家,不然就被一锅端了。

胡同口,一个青年急忙跑了出去,冲进一处民宅,大叫:“将军,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进门之后,另外一个老者急忙关闭院门,对着青年猛地敲了一下脑袋。

“要死啊,喊这么大声,不怕把官兵给招来?”

那青年抱着脑袋,缩了脖子不断道歉:“六叔教训得是,是我冒失了。”

“说,有什么事。”

“六叔,不好了,老爷家突然被贼军包围了。”

“啊?”

早不包围迟不包围,偏偏现在包围,难道是我们行踪泄露了?

当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功夫皇帝朱由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