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舍不得舍友(1/2)
好书推荐:
不一会儿,一张崭新的双人床便赫然出现在房间中,宛如一件艺术品般引人注目。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床上空空如也,连一床被褥都没有,显得有些煞风景。 但是,被褥需要布料和棉花,更是需要布票和棉花票! 这些可不是他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 不过,转念一想,他突然记起自己在学校还有一套备用的被褥和衣物。 现在既然已经工作了,就不能再把它们留在学校了。 想到这里,他抬头望向窗外,估摸着现在大概四点左右, 回学校还来得及! 于是,他迅速将房门锁好,转身走出四合院! 李玄毕业的学校,帝都工业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 学校旧址位于东四什锦花园,原名为初等工业学堂, 然后改为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随后又改为“帝都工业学校”! 七年前,全校迁至三里屯。 在这期间,学校逐渐发展壮大,在校生曾多达3000人。 专业逐步增加为机械、化工、土木、电机、汽车、热加工等六科二十多专业。 李玄,就读的是机械专业,但是,很多课程都不是单一的,在火红的年代里,相互协同是必定的! 所以,没有只会单单学习一门技术! 再说,学校的宗旨是让学生都掌握一门技术,但并没有规定只掌握一门。 所以,李玄对于电机、化工和汽车也有所涉及,而且成绩优异。 电机与机械专业中,有许多课程都是相同的! 所以,李玄顺手学了。 而汽车,在这年代,汽车无疑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想。 谁不想上手触碰几下? 不过,李玄至今还有没上手过汽车,只是曾在老师旁边听过几回。 现在,李玄真正苏醒,驾驶小汽车对他而言,自然也不再在话下。 至于化工专业,李玄的嘴角不禁微微一笑,那全是得益于学校的一段趣事。 学校的化学科,曾以自制的肥皂、香皂名震全市,其品质之优,销量之旺,令人叹为观止。 在校内外畅销无阻,在出锅前就已被预订一空! 所以,全校师生无一幸免,都被卷入这场生产热潮中。 甚至,日夜不停的熬牛油、加火碱,直至出了成品。 这段经历,让李玄对化工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是掌握了不少技术! 现在,他还能单独熬制出肥皂和香皂! 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李玄的心中涌动着温暖与感激。 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 是每月那18块5毛的补助, 让他得以摆脱山里土里的辛劳,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否则,这会,他还留在青云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日复一日的劳作。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脚步,坚定地朝着三里屯的方向走去。 三里屯,顾名思义,就是距离城内三里而得名。 而在野史中,三里屯就是一句简单记载:“明代距离‘帝都城墙’三里地的一个村庄。” 李玄踏着轻快的步伐,从东大桥斜街一路向北, 沿途风景变换,先是经过了朝阳医院的庄严,再是中纺部宿舍的宁静, 渐渐地,眼前的景象变得开阔而荒凉,广袤的农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一片宁静祥和。 当他踏入三里屯时,这里才渐渐开始热闹起来了, 如今的三里屯,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 路边的三里屯商店旁,原本的几间平房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几层高的楼房,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这一切的喧嚣与忙碌,都源于工人体育场的建设即将完工! 而周围也陆陆续续地建起了一些工字形的宿舍楼,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气。 李玄远远望去,只见风尘滚滚,机器轰鸣,响声不绝于耳。 不过,这一切的喧嚣都与他无关了,因为他即将告别这个地方,前往那充满京味儿的四合院开始新的生活。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脚步,匆匆回到学校宿舍。 推开门的一刹那,只见室友们正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嘿,玄哥,你这家伙终于舍得回来了!” 一个室友猛地抬头,眼眸中闪烁着惊喜,热情地挥舞着手臂打招呼,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 “快来这边坐,咱们正好聊到你呢!” 李玄迈进门槛,目光一扫,立刻认出了刚刚叫自己的室友,正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大宁! “哟,大宁,你们先聊着,我还得赶紧收拾一下东西。” 李玄笑了笑,轻松地回应着,随后他的目光轻轻掠过其余两人,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顿时便想起了他们两人姓名来。 左边这位,就是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天才少年杨不凡! 右边那位,更是那‘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无敌猛男梁小宽! “收拾东西?玄哥,你这是,已经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火红年代,从技术员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