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阿拉曼战役(2/9)
自不同国家的士兵们,怀着共同的反法西斯信念,跨越重洋汇聚于此。澳大利亚士兵以其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着称,新西兰士兵则在沙漠作战中展现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南非部队也为盟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部分自由法国部队,他们虽然在本土沦陷后遭受重创,但依然在北非战场上顽强战斗,为恢复法国的荣誉而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拥有 1000 余辆坦克,这些坦克构成了盟军强大的装甲力量。其中主要型号为美制 m3“格兰特”中型坦克和英制“十字军”巡洋坦克、“瓦伦丁”步兵坦克等。m3“格兰特”坦克重约 27 吨,其庞大的身躯蕴含着强大的火力,装备一门 75mm 火炮,这门火炮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对德军坦克和工事发动猛烈攻击,同时还配备了多挺机枪,用于对付德军步兵和轻型目标。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 51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约 76mm,这样的装甲防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德军的攻击。“十字军”巡洋坦克重约 19 吨,它以速度快而闻名,最高时速可达 45 千米/小时,机动性良好,宛如沙漠中的骏马,适合执行侦察和快速穿插任务。然而,其装甲相对薄弱,40mm 火炮在面对德军后期改进型坦克时威力略显不足,就像一位身手敏捷但防护薄弱的剑客。“瓦伦丁”步兵坦克重约 16 吨,以可靠性高着称,内部空间较为宽敞,这使得坦克成员在长时间作战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但其主炮威力有限,装甲防护在面对德军重型火力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如同一位朴实但力量有限的战士。
- 火炮数量众多,多达 2300 余门各型火炮。其中 25 磅榴弹炮是盟军炮兵的主力装备之一,它具有射速较快的特点,每分钟可发射 4 - 6 发炮弹。其弹道性能良好,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射手,可通过调整射击角度和装药量来适应不同的作战距离和目标类型。无论是德军的步兵阵地、炮兵阵地还是坦克集群,它都能造成有效杀伤,是盟军在战场上的火力支柱之一。
(二)德军
- 总兵力约 10 万人,其中德军约 5 万人,意军约 5 万人。德军作为轴心国的核心力量,士兵们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但在北非战场上,他们面临着补给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意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战斗力和装备水平相对较弱。意军士兵在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方面与德军存在一定差距,其装备也较为陈旧落后,在战场上往往难以与盟军抗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军的整体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
- 坦克数量约 500 辆,主要是德制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三号坦克重约 23 吨,装备一门 50mm 火炮,在战争初期,这门火炮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击穿盟军多数坦克的装甲。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盟军坦克装甲不断加厚,三号坦克不得不面临升级火炮的压力。其悬挂系统和传动装置性能较为稳定,保证了坦克在沙漠地形中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驾驶着一辆性能稳定的汽车。四号坦克重约 25 吨,早期装备 75mm 短身管火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其强大的火力能够对盟军步兵阵地和轻型工事造成巨大破坏。后期换装长身管火炮后,具备了强大的反坦克能力,成为盟军坦克的强劲对手。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 50 - 80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约 30 - 50mm,这样的装甲防护使其在战场上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 火炮约 1200 门,其中 88mm 高射炮堪称德军的王牌武器之一。原本设计用于防空作战的它,在北非战场上却被广泛用于反坦克作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其高初速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其在平射时能够轻松穿透盟军坦克的装甲,在远距离上就可对盟军坦克构成致命威胁。就像一位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随时给予盟军坦克致命一击。此外,德军还装备有其他多种口径的榴弹炮和反坦克炮,如 105mm 榴弹炮等,这些火炮在支援步兵作战和打击盟军坚固工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双方武器装备
(一)坦克
- 盟军:
- m3“格兰特”中型坦克:美国制造的这款坦克犹如一座移动的堡垒。其车体庞大,独特的设计使得 75mm 火炮安装在车体右侧,这门火炮的强大火力成为其在战场上的一大亮点,可在较远距离上精准打击德军坦克和坚固工事。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火炮位置导致炮塔内空间狭小,成员在操作火炮和协同作战时受到诸多限制,就像一群舞者在狭窄的舞台上表演,难以施展身手。机动性方面,它的表现一般,最高时速约 34 千米/小时,在沙漠地形中的行动略显迟缓,如同一只体型庞大但行动笨拙的巨兽。
- “十字军”巡洋坦克:英国设计的“十字军”坦克以速度见长。它在沙漠中行驶时,最高时速可达 45 千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杂文奇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