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 什么?董卓儿子是天才?(1/2)
突然见到贾诩。
董恒有些意外。
不过,对于他来讲,这种意外,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看到贾诩果然如意料之中的老谋深算。
他知道,贾诩是他必须想办法收到名下的谋士。
只是,这种有才华的谋士,如何才能愿意跟随自己呢!
自己可并没有什么王霸之气,也没什么吸引能人的气质。
有点难办啊!
“贾先生,看来你对袁绍的了解也不多啊!”
董恒微笑道:“我想问的是,袁绍能不能成为天下乱局的关键,你却说的是他在汝南袁氏的继承人地位。”
“这完全是顾左右而言他啊!”
贾诩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怎么,公子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在下洗耳恭听!”
董恒看了一眼贾诩。
老狐狸!
他知道,像贾诩这种人,若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过人之处。
恐怕他都不会跟自己真心交流。
一直打机锋,不是他想要的。
历史上贾诩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贾诩都是韬光养晦,名气并不大。
并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他一般不主动表现,喜欢隐藏于幕后,做事极为的谨慎。
贾诩在跟随董卓时期,没有什么名气。
后来,在给张绣做谋士的时候,才给张绣提了几个计策,名气才大了起来。
再到后来,他投靠了曹操,才逐渐大放异彩。
即便如此,他在曹操面前,依然非常小心谨慎,藏于人后。
所以,对于这种人,董恒很清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若不能给予贾诩感兴趣的东西,让贾诩觉得自己是值得效忠之人,想要贾诩投靠,无异于痴人说梦。
否则,就算这个时候贾诩亲自说,他要效忠自己,董恒也不会相信。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本公子有些浅薄之见,贾先生不妨为我参谋参谋。”
与其相互算计,不如直接跟贾诩摊牌,把自己的想法,先说出来,看看贾诩的表现。
有一句话说的好: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在本公子看来,袁绍从人生的第一步开始,其志向就不在小。”
“贾先生觉得袁绍只是汝南袁氏的继承人,却没想到袁绍其志可不仅仅是延续汝南袁氏的家族名望,他真正的志向是天下!”
贾诩脸色顿时一变:“袁绍志在天下,此言何解?
如今袁绍不过是偏远冀州的渤海郡太守,他如何能志在天下?”
显然,贾诩没料到董恒会这么说。
确实如董恒所说,贾诩眼中,袁绍不过一世家子弟罢了。
能走到现在,无非是靠着家族的庇护。
但董恒所说,袁绍志在天下,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袁绍想要夺取天下,成为天下的掌控者。
这一点,贾诩完全没想到,不由得有些震惊。
董恒几句话,就彻底引起了他的兴趣。
见贾诩不再是之前的波澜不惊,董恒露出微笑。
“袁绍有反意,其志早已显露,不过世人不自知也!”
“事实上,从袁绍入洛阳开始,他就已明显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董恒眼神一凝,缓缓道:
“袁绍早年做过郎官,后来因母丧辞官,服了三年丧礼后,他又为父亲服丧三年。
按道理来说,他根本没必要再为父亲服丧,毕竟此时他父已经离世多年。
这些情况,若说袁绍仅仅是因为孝顺,那就想的简单了!
接下来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真实目的。”
“什么目的?”贾诩看向董恒。
董恒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养望!”
“袁绍此举正是为了养望,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塑造自身的名气、名望,等待最终出山。”
“如果说,早年的袁绍养望做法,还不够明确,那么后来的行为,就很明白了。”
贾诩眉头紧皱,有些不解道:“如今天下名士,养望者甚多,袁绍此举有何不同吗?”
汉朝推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举孝廉。
孝顺廉洁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
说到底,就是看你的人品,是否符合儒家道德规范。
因此很多人做官之前,都在想办法积累声望。
袁绍也是如此。
董恒摇了摇头道:“很多名士养望确实是为了入仕,但是他们入仕的目的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效忠朝廷。
但袁绍的养望最终目的,却没有这么单纯,从他后面的行为来看,他是为了自己凌驾于大汉朝廷,让他自己成为大汉的主宰。”
董恒的话已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董卓逆子,开局纳妾何太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