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耳聪目明老者出面(1/2)
耳聪目明老者决定做一场法事,赶在去给乐乐造床之前。
不过在做法事之前得落实两件事:一是之前半途而废的徒弟们愿不愿意?二是如何向逝去的师父师公师祖们告慰?
之一这事落实起来有点难度。由于三位老者都与徒弟断了师徒关系,有时间即便在常在镇街上遇到,徒弟们仍旧叫他们师傅,但却没有应承的。
有时能磨开就尽量磨开了,实在是磨不开,为师的多半也只是哈哈,哈哈过后,各走各的。
如果说现在要去把各自的徒弟拾回来,就得要老者们放下面子。
也不是拾回所有的啊,经三位老者盘算,认为拾回差不多跟师要满的人最省事。这类似于补修,最长的半年、最短的一个月,修业期就满了,就可以出师了。
就这事的意见是统一的,但就出师的意见却不统一。开始大家商议满一个出一个,后来又觉得不合适,因为后来的工作毕竟要三人协同开展,早出师也没有用。
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面呢?不过现在想起来,为时也不迟。
最后三位老者的意见是师统一出,等最后一个企业满之后,立即办理。
这事倒是商量妥了,让徒弟回来的事还没有去做。而这事又不能拖,时间不等人,不管是就眼下就要开展的造床的活儿,还是有关出师的长远打算。
瞎子对耳聪目明说:“这事可能得让你多费心了。”
耳聪目明问:“为什么呢?”
瞎子说:“你嘴皮子会翻噻。”
聋子立马就支持了瞎子,他说他耳朵不好,习惯于把白听成黑,把东听成是西。
耳聪目明说:“只要不把床听错,就没有谁怪你。”
这事耳聪目明算是应承下来了,虽然没有明明白白应承,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瞎子和聋子说:“你就只管去找回徒弟的事,告慰亡灵的词儿,由我俩来想。”
这事说起来是公平的,各自也就认了。
耳聪目明是从聋子老者的徒儿那儿着手的,因为他放弃,不是选择放弃,而是被人下了药。事后徒儿还希望聋子能够挽留他,当时聋子心硬,直接没有挽回的余地。
就这事耳聪目明当时还做起了说客,可聋子没有听他的。
这算是给现在留下了个人情,至少他出面去找这徒儿,不会让他下不了台阶。
是在街上遇见的。耳聪目明老者一遇见,就主动和徒儿打招呼。
徒儿先是一惊,几十年来,老是他主动打招呼的。
耳聪目明没有拐弯,直接说了让他回去修业的事。
徒儿说:“都过了这么多年,差不多都忘干净了。”
耳聪目明说:“现在是赶上了好时代,要不然我也不会厚着脸皮来找你。”
徒儿说:“过不了师傅那一关的。”
耳聪目明说:“实在过不了,我替你过。”
徒儿说:“容他想想。”
耳聪目明说:“尽早给我个回话哈,眼下就有着一桩买卖要做。”
徒儿说:“那我就回您吧,只要师傅不计前嫌,我是愿意回的。”
耳聪目明说:“还是回家去和家人商量后给我回吧,毕竟不是小事。”
徒儿说:“要得。”
告知聋子的徒儿后,耳聪目明准备走,刚准备迈步,聋子徒儿叫了一声耳聪目明师伯。
聋子徒儿说:“师兄多次提到您,多次想登门拜访,怕您老不受。”
耳聪目明老者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为好。
这么说来,徒儿还是想着他的。徒儿家生意还行,因为免了税,徒儿对利润看得不是很厚,把官儿免的那一部分让了出来,就有较多的客户,日子算是滋润吧。
客观地讲徒儿还算记情,凡是能遇上他的地方,从来就没有躲过,每次都师傅师傅地叫。其实叫的不是“师傅”,而是“师父”。就是一人为师终身为父的那种。
每次耳聪目明都没有应的,老师呵呵,呵呵过后,就第一时间磨开。
耳聪目明语塞了一阵,终究想出了主意。他对聋子徒儿说:“有空你们就来坐坐吧。”
聋子徒儿知道耳聪目明这是松口,脆生生地回了耳聪目明一声:“嗯。”
聋子徒儿先是去拜访了聋子,再带着耳聪目明徒儿去拜访耳聪目明的。他去拜访聋子时,聋子还揣着架子。不过架子没有揣住,揣了一会自己散的架。
聋子说:“回来就好,现在时代变了,对你的要求也不高,愿意的话,跟着我把业修完,就和两位师兄一道,把师出了。”徒儿立马就给聋子跪了下去,五体投地。
聋子原本想装聋作哑,被老婆使劲揪了一爪,揪得实在是疼,钻心地疼。
聋子揣着架子说:“起来吧,下不违例。”
徒儿这回没有装聋,顺势就爬了起来。
聋子徒儿带着耳聪目明徒儿来耳聪目明家时,耳聪目明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子虚城之万丈高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