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5章 不该放虎归山(1/2)
林乾目送着姑姑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今日的选择,可能会让自己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他也坚信,这是他命中注定要走的路。
彭明担忧地提醒林乾:“陛下,您不该放虎归山的。”
林乾深吸一口气,平静地下达命令:“传令下去,凡我后海国地域即刻起进入宵禁状态,不准任何人进出!”这是他对可能到来的风波做出的预防,也是他对后海国未来的坚定承诺。
随着侍卫领命退下,林乾面带寒霜,换上威武的战甲,骑上他那匹赫赫有名的汗血宝马,直奔甘州而去。
他的心中不仅仅是因为与敌对势力的冲突而燃起怒火,更是因为今日收到的一份情报——耶律达为了报复当日的重创,竟然一路烧杀抢掠,屠戮了不少心向大安的部落,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伤。
如今,三股势力正好集结在一起,林乾深知,这是一个彻底铲除他们的机会。
在赵锴一行人的马车即将驶出凉州的同时,林乾的铁骑大军已经进入了漠北地区,当他们到达指定地点时,野利善的数万大军也正向甘州方向迅速移动。
两军汇合之际,众将纷纷单膝跪地,高声参见:“参见大帝!”
林乾淡然而坚定地点头,目光远眺伊犁河的方向,那里正是甘州城池的所在。他询问三方余孽的军力情况,得知对方共计九万人,正在持续攻击甘州城。
林乾的眼神一冷,下定了决心:“九万大军,好大的手笔!这一次,本帝要让他们彻底留在这里!”众将神色一肃,领命上马,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不久后,冲锋号响起,数万铁骑大军如黑色潮水般向甘州方向奔涌而去,他们的目标是救援甘州,将敌人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在甘州几里外的山坡上,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旗帜下,几位来自契丹、回鹘、党项的将领骑在马上,耶律达得意洋洋地被众人拥簇在中间。
经过短暂的修整和补充,他的契丹铁骑已经恢复到了四万人,他听说回鹘人要夺回甘州报仇,便主动联合了这次行动,事后回鹘方面会给予他一定的好处。
耶律达的野心不止于甘州,他的目光放在了整个中原地区。
他计划利用回鹘人和党项人吸引大安的注意力,自己则暗中发展实力,以期恢复大辽昔日的荣光,至于林王林乾,不过是他脚下的一块垫脚石,不足为虑。
契丹将领们纷纷附和,他们渴望讨回当日漠北一战中失去的面子,认为现在是时候向林王林乾讨回利息。
他们相信,只要拔出甘州这个钉子,杀死林王林乾,大辽就能以西域为据点,发展壮大,最终拥有无数的汉人奴隶和白嫩的中原女子。
在契丹族大将们的畅快大笑中,他们兴奋地拍打着胸口,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当他们目睹甘州城下摔落的汉人尸体时,愤怒与仇恨在他们心中燃烧,这些汉人,竟敢觊觎他们的土地!
“来人,传令下去,加紧攻击!”耶律达的声音充满了冷酷与决心,他要让这些敢于反抗的汉人付出代价。
而在黄河南岸,大安的十万征西大军和从汴京赶来的仪仗卫队焦急地等待着。
大安皇帝被软禁在西京,音讯全无;长公主赵长宁一行人前去谈判,也如石沉大海,凉州的谈判进展如何?皇帝和赵怀殿下他们是否安好?这些问题如同悬在众人心头的大石,让他们日夜难安。
终于,在某个清晨,有人眼尖地发现了远处的长龙队伍。“快看!是陛下的御撵!”
“是陛下他们回来了!”一片欣喜的呐喊声中,十万大安军队和汴京的大臣们纷纷涌向黄河边,翘首以盼。
在马车内,赵锴盘膝坐在蒲团上,尽管已经离开凉州,到达了自己的地盘——黄河边,但他依然保持着警惕,身体紧绷,眼中不时闪过戒备之色。
“陛下,咱们安全了,您不必再紧张了。”梁思成看着皇帝紧张的模样,心中泛起一阵悲伤,不禁低声抽泣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为赵锴洁面,这些本应在马车上就完成的事情,因为赵锴担心林乾会派人劫杀,才拖延至今。
梁思成终于为皇帝整理完毕,他们准备下车。在十万大安军和大臣们的欢呼声中,梁思成扶着脸色僵硬的赵锴缓缓走出马车。
按照往常,赵锴会示意众人平身,但这一次,他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众人跪在地上,等待了半天,却没有听到皇帝的回应,纷纷抬起头,只见天子脸色麻木,眼神空洞,颤颤巍巍地走下马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震惊与不解。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梁思成一边扶着赵锴走向銮驾,一边面带微笑地点头示意。他高声宣布:“陛下说了,在军营之地,诸位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谢陛下!”十几万士兵齐声应和,纷纷起身,但他们的目光仍然充满了疑惑和担忧,紧紧地盯着他们的皇帝。
梁思成心中暗叫不妙,却不敢加快脚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在他和赵锴的身后,方伯通等一群大臣低着头,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