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2章 不失仁慈(1/2)
再说,我们都相信林乾能让大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越来越强大。
这时候,赵锴被冷清清地送出宫,准备独自驾着马车去江南。可能是怕他半路逃跑,或者路上出什么岔子,林乾还派了一百个卫兵护送他。赵锴刚上马车,就听见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陛下,您稍等片刻,稍等我们一下!”
赵锴听到这俩熟悉的声音,整个人愣了一下,他压根没想到,蔡太师他们竟会主动跟上来。毕竟之前,自己干的那些出格事可不少。他急忙掀起车帘,一瞅见蔡太师和梁思成,赶紧问道:
“咋回事?你们咋跑这儿来了?”
“难不成那小子连你们也给撵出京城了?”
梁思成听了,笑着摇摇头,一脸和煦地看着赵锴。他们对老上司这落魄的结局也心疼,但还是乐呵呵地说:
“陛下放宽心,我们这不是被贬,是我们自个儿请辞,自愿陪您下江南的。”
“您忘了?”
“您还没坐上龙椅那会儿,不是说过,等咱们老了,要一块儿游山玩水嘛。”
“结果这事儿拖了又拖,现在好了,总算逮着机会了。”
赵锴听了这话,心里暖乎乎的。眼下自己的孩子们,还有那些嫔妃,哪个不是躲他躲得远远的,真没想到,还有这二位愿意不离不弃地跟着他。
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这一刻,他后悔极了,后悔当初没好好珍惜这两位忠心耿耿的老臣。现在他们甘愿抛下京城的一切,陪他去江南,这情分,可真难为他们了。
赵锴望着蔡太师,又问了一句:
“你们跟我去江南,那你们的子女和府上怎么办?”
蔡太师听了,笑容满面地看着林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咱这辈子操心的事儿够多了,孩子的事儿就让孩子自己去张罗吧,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
“再这么操心下去,咱们哪还有清闲日子过呢?”
赵锴听了这话,眼睛闪了闪,随即拍拍蔡太师的肩,又拍拍梁思成的肩:
“行了,咱们一块儿启程,江南走起!”
赵锴三人离开汴京后,林乾琢磨了一会,决定把大安的武将们都召集起来。
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里头不少原本是主战派,恨不得赵锴和自己真刀真枪干一架。但现在大局已定,他倒想听听他们对未来的盘算。
那些年轻武将一踏进御书房,瞧见林乾,眼眸里都闪着光。对这位年轻的帝王,他们心里头可是满满的敬意。
虽说以前是主战,可自从林乾单枪匹马闯入汴京,他们在心底悄悄改了主意。
更不用说,从林州打到汴京这一路上的丰功伟绩,哪个城池的守将不是心悦诚服地敞开大门迎接林乾?他们明白,林乾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君王,手腕虽硬,却不失仁慈。
林乾不清楚御书房里这十几号人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只是淡淡地说:“今日之事,大家都看见了。如果不愿继续在大安效力,我尊重各位的选择,可以辞官回家。
大安从来不缺能人,你们的位置很快就会有人顶上,我也不会强留。但若想效忠于我,留在大安鞠躬尽瘁,我随时欢迎。”
蔡康闻言,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微臣愿留在大安,效犬马之劳。”
林乾眯了眯眼,记得这个蔡康,蔡太师之子,如今蔡太师已辞职,随林乾南下。儿子却留在朝中。蔡康一表态,其他人也纷纷表明立场。
林乾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赵锴留下了四十多万兵马,我会让他们继续保卫大安。至于怎么安排,谁来统帅,我会仔细考虑。”
说完,他看向众人:“大家没意见吧?”那十几个武将一听,连忙纷纷表示赞同。
“一切听从陛下的吩咐。”
林乾满意地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份服从。既然大家心意已决,他也没什么好多说的。
他想了想,挥挥手道:“行了,你们先退下吧,蔡康、柳清,你俩留下。”
蔡康和柳清闻言,面面相觑,不解为何偏偏留他们俩。
林乾对蔡康颇有好感,毕竟他老爹是蔡太师,自然对蔡康多了几分偏爱。看蔡太师对赵锴那般忠诚,林乾也希望蔡康能辅佐自己。于是,他问蔡康:“你爹是不是已经离开汴京了?”
蔡康点点头。
林乾接着问:“你爹突然请辞,我答应了,你心里有没有埋怨我?毕竟他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敌,是国家的栋梁,即便不辞职,也能安享晚年,助你一臂之力,你不觉得遗憾吗?”
蔡康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弄得有点懵,赶紧摇头回道:“陛下,臣从未想过依靠家族的庇荫。就算父亲仍在朝中,臣若无真才实学,父亲也不会一味提携。所以,父亲不在朝中,对臣并无太大影响。”
林乾听后点头,暗赞蔡太师家教有方。
接着,他转向柳清:“柳清,那次在汴京城外的大战,你心里对我还有怨气吗?”
柳清一听,连忙单膝跪地,上次战役,他确实受了伤,现在非常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