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0章 制造新兵器(1/2)
他本想传授女儿一些内功,可女儿不在身边,这如何是好?
“再过不久,女儿就满五岁了。满月时没给她好好庆祝,主要因为赵婉儿。这些年,她也没给孩子好好过过生日。
所以我才想把女儿接回来,这次要隆重其事,给她一个难忘的生日。”林乾叹了口气,望着蔡太师,“蔡太师,你的心意我懂,但如今的局面,唉……”
“你放心,我不会把和赵婉儿的恩怨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无辜的,我明白。”
蔡太师等人听了这话,不由感慨:“哎,皇家的事真是复杂,平民百姓哪会经历这些。”他们向林乾行礼后退出。
林乾坐在那儿,沉思良久。蔡太师的话和前些日子的事让他一阵感叹。他知道小米粒还小,但生怕耽误了她宝贵的童年时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乾再没踏进柳府,对外也绝口不提柳家的事。宫门口那一幕,赵婉儿持刀伤他的情景,人尽皆知。从此,林乾不再涉足柳府,众人猜测皇帝的心思。
“难道陛下真的不管小公主了吗?”他们惋惜不已,如果赵婉儿当时没做出那般举动,也许一切还有转机。小公主本该是金枝玉叶,成为大安的掌上明珠。
可现在,一切都似乎尘埃落定。尽管他们对小公主心存同情,但事实已定,谁让她有个这样的娘亲呢。
至于小公主的事,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林乾而言,这只是闲暇时的思考。他每日手持布城图,仔细研究城防,四处巡查。
边境与五年前相比,已是焕然一新。他临行前托付黄建管理汴京的防务与建设,黄建执行得干净利落,这让林乾非常满意。幸好黄建在韶州之战中幸免于难,否则对汴京将是重大损失。
如今的汴京,万国来朝,他规划扩建的区域已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交易络绎不绝,外国商人也在此迅速达成交易。林乾对自己的成就颇为满意,转向一旁的黄建,准备开口。
“干得好,赏你没商量!”黄建一听,连忙回应:“这条命都是陛下救的,陛下别跟我客气。这些都是我该做的嘛。”林乾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说:“行了,别这么拘束。陪我去别处看看吧。”
林乾对目前的进展相当满意,但也不忘追问:“话说回来,韶州的棉花啥时候能到?”就在期盼中,一天,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驶入城中,直抵御书房门口,卸下一堆堆棉花。林乾见状,乐得哈哈大笑。
众人围到御书房门口,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像云朵般的玩意儿。“陛下这是要棉花干啥?”蔡康被点名,赶紧回答:“韶州那边还有,只是还在路上,这是先到的一部分。”
林乾听后,更是满意:“太好了,太好了。用这些东西当火油引子,实在可惜。”他接着说:“我要让它们发挥最大价值。”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地望着陛下。这些棉花除了当引子还能有啥用?但大家都知道,陛下的奇思妙想总能变出新花样,让人惊喜连连。
想到这儿,他们满怀期待地望向陛下,蔡康开口问道:“陛下,您计划用这些宝贝做啥呢?制造新兵器?”
林乾闻言,神秘一笑,轻轻摇头:“朕不打算用它们造兵器,虽说民以食为天,但吃饱穿暖同样重要,不是吗?咱们大安的粮食问题已无忧,接下来该考虑的,是百姓能否穿得暖和。”
蔡康听后,一脸困惑,不明白林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历来君王都追求民众温饱,现今大安百姓基本能填饱肚子,但要穿得暖,却是个难题。
制衣技术繁复不说,取暖更是年年冬季的头疼事,贵族们靠的是昂贵的皮草和室内炭火,而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难道陛下真有法子用这些材料解决百姓的穿衣难题?
蔡康心里犯嘀咕,但见陛下一脸认真,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您是想用这些材料改善百姓的穿着条件?”
林乾郑重地点点头,接着说:“正是如此,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蔡康微微摇头,他只知道这些是用来助燃的,从未想过能变成衣物。这玩意儿怎么可能变成衣服呢?
林乾走到一个箱子前,从中取出一些棉花,展示给蔡康:“如今我们的衣物大多依赖桑蚕丝,但在大安,富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贫苦百姓。尽管他们已能吃饱,但贫富差距依旧存在。”
要是把这些棉花弄成丝,再仿照织布法做成衣裳,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蔡康听了,心里有点犯嘀咕,他踱到马车旁,打开箱子取出那团白白的东西,手心一握,轻轻搓了搓。这玩意儿摸着确实挺舒服,做成衣裳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毕竟大伙儿头回见这新鲜物,咋变成衣裳穿身上,还真没谱。
这时候,林乾瞧见蔡康那纠结的小表情,赶紧溜达到御书房,抓起笔在纸上一阵疾书猛画,完了满意地瞅了瞅自己的大作。他把画往蔡康手里一塞,接着说:
“你先拿上这个,去找手艺最棒的工匠,给咱整出个样品来。特别的地方我都标清楚了,有这图纸在手,咱们很快就能鼓捣出衣裳。”
蔡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