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9章 如虎添翼(1/2)
听完这番话,陈乾并没有反驳,只是诚恳地表示:“杜先生的眼光果然犀利,让我十分钦佩。”
实际上,陈乾来到这个地方,真正追求的是建立自己的根基,而不是简单的名利。
尽管如此,对于像杜笙这样有名望的人,还是不需要过分得罪的。
有利于陈乾赢得人心。
杜笙抚着自己乱蓬蓬的胡须,谦虚地说:“县令大人过誉了,这实在不值一提。
说实话,我这点小聪明与我的老师相比,不过是萤火之光试图与明月争辉罢了。”
听到这里,陈乾精神为之一振。
机会来了!
他之所以看重杜笙,并非仅仅因为其才华,而是因为他背后的师承关系以及这种联系带来的潜在影响力。
南阳的发展不能单靠军事力量或医术高明的人士,还需要更多文人墨客的加入。
短期内,众多名流汇聚南阳可以扩大陈乾的影响力;
长远来看,为了南阳的持续繁荣,需要构建一个由不同层次人才组成的坚实基础。因此,不断吸引各地贤才成为必要之举。
陈乾表情严肃地问道:“不知道杜先生您的恩师是谁?以您这般出众的才智,想必您的老师定是更加卓越的人物吧。”
杜笙骄傲地抬起头,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我的老师正是曹胜奇!”
一听此言,陈乾不禁眉头一挑。
曹胜奇的大名他是听过的,在大明朝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德高望重之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儒家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陈乾自己的两位老师崔浩荣和林元崇,在曹胜奇面前也只能算作晚辈。
陈乾立马神情庄重地对着杜笙说道:“没想到杜先生竟是曹公的弟子,曹公名声远播,乃是世人皆知的大儒。
作为他的学生,您的身份自然非凡。按辈分来说,您也算是我的长辈了。”
杜笙显得颇为感兴趣,追问缘由。
陈乾解释道:“我的老师崔浩荣,师伯林元崇都是马颖的学生。而马颖前辈与曹公私交甚笃。”
随后,他又询问道:“请问杜先生,不知曹公现居何处?得知曹公的消息后,怎能不去拜访呢?若不去,恐怕会遭到我的老师们责备。”
杜笙惊讶地问:“原来陈县令的老师是崔浩荣,师伯是林元崇?”
确认之后,他看陈乾的眼神里少了些最初的傲慢,多了一份敬意。
毕竟,林元崇、崔浩荣这一脉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每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学者,他们引导着众人前行。
如今,这份重担似乎落在了陈乾的肩上,他的未来显然充满了无限可能。
杜笙尴尬地笑了笑,说:“其实,虽然我是老师的学生,但并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弟子,只是在九星山听过他的课而已。”
此时,杜笙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不自信。
他认为自己是曹胜奇的学生,但实际上,他仅仅是在曹胜奇门下听课、请教过一些问题,并没有像陈乾那样正式拜师。
如果陈乾真的去拜访曹胜奇,这个事实就会暴露无遗。于是,他决定坦白。
陈乾微微一笑,说道:“曹公向来乐于接纳学生,允许所有渴望知识的人前来听讲。
所以,在曹公门下学习过的杜先生,自然也是他的弟子。况且,杜先生才华横溢,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
听到这番话,杜笙暗暗松了一口气,感激陈乾没有揭露真相,反而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因此,他对陈乾的印象大为改观,变得非常友好。
杜笙微笑着说:“陈县令过奖了。”
话题一转,陈乾问道:“杜先生既然来到了南阳,有什么打算吗?
唉,说实话,由于我的官职低微,只能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否则我一定竭力邀请杜先生留下。”
虽然还不清楚杜笙的真实性格,但陈乾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杜笙回应道:“杜某愿意追随陈县令,哪怕只是一名幕僚也心甘情愿。”
虽然杜笙才华出众,但他意识到自己背景平平,要在官场立足并不容易。
而陈乾作为幽州王家的嫡子,不仅受到皇帝的赏识,更是崔浩荣的得意门生,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杜笙选择早早跟随陈乾,希望随着陈乾的崛起,自己的地位也能水涨船高。
陈乾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能得到杜先生的帮助,真是如虎添翼。”
杜笙答道:“主公过誉了。”
从这一刻起,他的态度彻底转变,既然选择了追随陈乾,就不能再以“陈县令”相称,应有的尊敬必须到位。
接着,陈乾又问:“杜先生,你知道曹公现在在哪里吗?”
杜笙毫不犹豫地回答:“主公,老师住在青州东莱郡的黄县,不过他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九星山安家。”
“由于老师的名声,暂时还没有匪徒敢打九星山的主意。”
“但即便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