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入秋(2/3)
贴心的做了一个门帘,能勉强容得下两个人。
里面放了一个用木头搭的的洗漱架,上面架了一个陶盆,用来早晚洗漱。等到天气再冷一些,晚上还可以放一个简易的马桶。
洗漱完,回到前洞,重新沸腾的肉汤混合着野山菌的香味从土灶上飘出来,严铮盛了两碗放在木桌上,桌子是跟洗漱架一起制作的,用榫卯工艺把拳头粗的木头拼钉到一起,再用四根木头做桌腿,整个桌子长有一米五左右,用来置物和吃饭用刚刚好。
猪骨汤泛着微黄的色泽,汤面飘着些油花,几粒山葱花点缀,看的人食指大动,转头严铮又拿出一盘煮好的根薯,和一小碟花椒油凉拌的山葱和风干兔肉丝。
两人坐上草垫享用早餐,经过一夜的煨煮,筒骨炖的酥烂,筷子一戳,肉已经完全脱骨,贴骨肉香而不腻。
山葱和风干兔肉丝麻香十足,有了花椒油和山楂醋的点缀,口感清爽不辣口。
山楂醋也是姜曦自己酿的。
采回来新鲜的山楂,捣碎后放锅中煮烂。经过两次自然温度的发酵,再取果醋的上层澄清液,这样做出来的果醋不仅有酸味,还具有浓烈的山楂香,用来凉拌菜或者配肉都极好。
山葱搭配清炖肉,最后再来一块软糯的根薯。
姜曦感叹,还是美食抚慰人心。
饭后严铮去了湖边捕鱼,这两天他预计再做一些咸鱼和熏鱼,万一冬季湖面结冰,再想捕鱼就是个麻烦事,他想过做用纤维做成网,但是藤纤维不够结实,入了水弹性也会减弱。
姜曦听话的留在山洞里,取出前段时间收起来的鸭绒,入秋以后,昼夜温差越来越大,到了凌晨的时候,姜曦预估只有十几度,鸭绒被要提早安排上。
经过挑拣和清洗处理干净的鸭绒雪白无杂质,晒干后再长时间的捶打,鸭绒就会重新变得蓬松和柔软。
姜曦一点点往纤维被套里填,填一块就铺平展,铺成薄薄的一层,这个被子她没有填太厚,这段时间攒的鸭绒足够她再做一床厚被,所以她准备先做一个薄的现在盖。最后再用骨针和纤维线缝上网格线,防止跑绒。
缝制完被子,她又拿出之前处理干净的兔毛皮,因为没有严格的毛皮处理方法,做出来的兔毛皮质偏硬,好在两脚兔的毛很长,丰毛的那一面摸起来相当柔软。
她用骨针把兔毛拼接起来,打算用兔皮做两床褥子。现在她们身下垫的是枯草,上面铺了一层纤维布,好在以往是夏天,睡起来虽然没那么舒服,但不冷。
如今天气越来越凉, 一层纤维布的保暖作用十分有限,兔毛褥子应该会暖和很多。
做完两床毛皮褥子,看着日头已经偏了,她割了一小块腊肉洗干净放锅里煮,又另起一个陶锅煮了小半锅黄豆。
还剩了好几片兔皮,姜曦就用匕首把兔皮的边缘都修整干净,做了两双最传统的,没有分指缝的圆筒兔毛手套,试着戴了一下,保暖效果还有待验证,但是毛茸茸的看起来就很复古,她仔细叠好,收纳起来。
黄豆煮软以后,用手轻轻一捏就会变得酥烂,姜曦把水控掉以后只留黄豆,又撒了些盐和花椒粉混合均匀,黄豆泥团成核桃大小的团,在石板上按压成饼,最后再放进烤箱烤几十分钟。
经过二次烘烤后,黄豆饼的外皮就会变得金黄酥脆,吃起来外酥里软,这种方法还可以制作根薯饼,都是一样的美味。
这时天色开始暗下来,她裹紧针织衫走出山洞,四周秋风瑟瑟,姜曦望着湖水方向的幢幢山影,直至看见山脚下往上走的人影,她才回了山洞。
煮熟后晾凉的腊肉晶莹剔透,横截面肥瘦分明,用匕首切成等宽的肉片,锅里的荤油烧热后用山葱爆香,再放上腊肉片和早上她泡的木耳,熏肉香混合着葱香味,瞬间充斥满整个山洞。
姜曦盛出炒好的木耳腊肉,跟黄豆饼一起端上木桌,锅里又加了两碗水,丢进去洗干净的扇贝和荠菜,略微加了一勺盐,水开略微沸腾一会,新鲜的河鲜荠菜汤就出锅了。
姜曦收拾好餐具,看了一眼天边橙红的晚霞,等了半天还不见人回来,她又出洞查看,还是没有见到预料中的人影,姜曦心里慌了神。
她把洞门关上,牵着小鹿又折返往山坡上找了一圈,还是没有看见严铮,于是赶忙往山脚下走。
刚走过洞口,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声音,还没等她回过头去,猛然被什么东西从背后抱住,她吓得心漏跳一拍,眼前却突然出现一束火红色的鲜花,严铮的声音也在耳后想起:“吓到了吗?”
姜曦惊魂未定,心中惊喜加恼火,忽然转身,嘴上气鼓鼓的,捏住作乱者的脸颊,往两边扯:“好玩吗?”
严铮看她真恼了了,连忙圈住她的腰身,嘴上哄道:“我错了,给你的花。”
姜曦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情不愿的放开了他,接过他手上的花,约摸有个十来朵,颜色火红中透着点赤橙,一瓣叠着一瓣,看起来既热烈又阳光,每朵都有巴掌那么大,长得像乡下的芍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雪灾后:被迫跟前任荒野求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