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血战(1/2)
辽阳出现蒙古骑兵不奇怪,奇怪的是蒙古骑兵穿着蒙古人服饰。
因辽东气候寒冷,从各地迁移的汉人都不愿意前往辽阳北方居住,大部分居住在海州、盖州到金州、旅顺一线,即所谓辽南。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明末,满清起兵后,辽西、辽北都有大量异族投靠满清,唯独辽南坚决抵抗,就因为汉人大部分居住在辽南。
此时洪武年,辽阳北部更是高丽、女真、蒙古各投降部族、军户的保留地,只有少量汉军居住,汉人军户家属更是一个没有。
朱雄英当前所在的位置正好位于汉异分界线上,出现蒙古骑兵原来并没有什么,可这些蒙古骑兵都穿着蒙古服饰,这就要命了。
女真、高丽、蒙古都有大量部族投降大明,成为大明辽东边将、军屯家属,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改穿了汉人服饰。
对于这些投降的部族而言,深怕穿着传统服饰被大明人看不起,也都积极融入大明之中,这就是文化胜利的结果。
除非遇到重大节日,否则各族百姓不会穿上民族服饰,有些部族更是完全放弃本族的一切,一心以汉人自居,说汉语用汉名。
辽东地区依然大量穿着蒙古服饰的只有纳哈出部,他们是大明绝对的敌人,所以李守义看到这支蒙古大军后大惊。
“不惜马力,速度南下!”
眼看敌人有好几千,己方才二百人,即便各个刀枪不入,围攻之下死伤必然惨重。而且不知道敌人后方还有没有大部队,留下久守必失。
连山关
这里不能称之为关口,没有城墙、防御工事,只有一条小道。之前明军并不把这里算在巡防关口内,因为连山关只针对女真,而且道路难行,女真要来辽阳一般也是走抚顺关。
是朱雄英来到辽阳,四处寻找铁矿,杨文才调派一个总旗(五十人)驻扎在这里,朱雄英出门他们就去驻守,朱雄英回城,他们也回来。
“总旗,女真部为何袭击?”
“不用管为什么,我们为太孙侧翼,绝不能让太孙遭袭,必须挡住敌人。”连山关总旗下令,“速速找到太孙,汇报敌情,请太孙回返辽阳。”
“是!”
“儿郎们,让这些女真蛮子知道我们大明的厉害!”
“喔!”
别看他们说得好,其实他们本身就是蒙古人,甚至旗内还有好几个女真人,但此时他们都以大明人自居。
“总旗,敌众我寡,敌攻势凶猛,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死战不退,陛下会厚待我们亲属的,不用怕。”
只能说这年代蒙古人左右反叛的真反叛,讲忠心起来是真忠心。明知道敌人一眼看不到头,也不知道守着有没有必要,这群蒙古明军愣是一步没退,死死挡住敌人进攻。
“总旗,他们好像是北元鞑子,不是女真蛮子。”
“看出来了,纳哈出奸诈之徒,不敢明刀明枪跟我们打,只敢搞这些阴谋诡计,不是勇士。”
“总旗,儿郎们快死光了,撤退吧。”
“你若是胆怯你先走,我受将令,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连山关总旗从中午一直扛到了晚上,最终全军覆没。进攻的假扮女真部落的蒙古将领大为感慨,命人收拢尸体安葬,他则带着大部队向西突入辽阳地区。
就在连山关将士血战的时候,朱雄英南奔遇到了明军大部队。
“殿下,必是海州卫接应之兵。”
“停下!警戒!”
“殿下,怎么了?”
“我看到了杀气。”
李守义他们只是练武看不出来,朱雄英从南边的军队身上看到了杀气,这支军队虽然穿着明军铠甲,用着明军旗帜,但来者不善。
“向东,撤入山中,快!”
“殿下?”
“你要不信随我殿后。”
“殿下岂能殿后?”
“少废话,大部队转进,快!”
李守义觉得朱雄英想多了,亲自向南迎了上去,高呼太孙在此,让大军接驾,结果南方来的明军果然是敌非友,高呼杀就开始冲刺。
“殿下速走!”
因为提早察觉到杀气,朱雄英身边的两百人并没有危险,还提前跟着朱雄英逃入山中。
绕了几个山谷,爬了几个山头,朱雄英一行人逃脱成功。
“殿下,竟有贼子反叛!”
之前的蒙古骑兵还说得过去,或许是纳哈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绕过来的,南面明军冲杀就说不过去了,纳哈出没有那么多明军铠甲,这摆明了有人要杀朱雄英。
“南北夹击,时间计算如此准确,贼人不是小贼。”
“会不会是杨文?”
“不要胡乱猜疑,是贼子总会露出马脚。”
“殿下,我们怎么办,去辽阳?”
“不保险,我们想办法直接回广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灵气革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