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九章 洗三礼(1/3)
奕全堂一大早便忙碌起来,斐琬缃还在月子中,便全权交待了佩嬷嬷忙着,一大早看着她们忙进忙出,心里也是愉悦。
在明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就是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往日大婚在京都举行,封地的王府好久也没有热闹起来,小主子洗三是大事,一大早余管家便吩咐把门全部打开,宴席从昨日便开始在正院后面的花厅和玉厅准备了,连花厅上的琉璃灯都擦得明亮照人,今日各方官家贵族都上门庆贺,什么都马虎不得。
余管家吩咐直接在正门那里布置了一个长桌,两个管事直接在那里登记宾客送来的贺品礼物,正门一大早便门庭若市,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一部部马车随着前来,个个都身穿贵气,仪态万千。
长忠侯老夫人吴氏和长忠侯夫人耿氏携着崔明珠直接来了长元院拜见,由于碍于情面还有就是这长忠侯老夫人是祁颢的外祖母,身份也是贵重,不得不见,虽然斐琬缃是晚辈,但她是身份尊贵的王妃,自然是老夫人拜见她。
“这小世子天庭饱满,身份尊贵,以后肯定是一个有福气的,抱着也乖巧不闹腾。”长忠侯老夫人也是一个慈爱的,年纪大了自然喜欢小孩子,给了见面礼便抱着孩子夸。
“老夫人客气了,庆庆还小呢,何况庆庆也是称老夫人一声曾外祖母的,自然亲近。”斐琬缃莞尔。
比较扫兴的是崔明珠不合时宜在旁边嘟嚷了几句:“对啊,孩子还小,以后长什么样也难说,长歪了怎么办?”
斐琬缃不悦地扫了她一眼,崔明珠立刻嘘了声。
崔夫人耿氏见斐琬缃不高兴,趁她还没有开口赶人赶紧找个由头拉了崔明珠出来,刚出门口便往崔明珠背上打了一巴掌:“你这死孩子,怎么能胡说,要是王妃计较,你以后的名声也不好听,到时候谁敢上门提亲!”
崔明珠揉了揉肩,一脸不在乎,呸了一句:“怕什么,表哥始终还是流着我们长忠侯府的血脉,他敢为了一个外人得罪我们?”
耿氏一脸紧张,又推了崔明珠一把:“你懂什么?崔沛宁与你父亲不是同一母亲,崔沛宁身份尊贵,外祖家是惠东王,与你祖母三品官员外祖家差远了,这几年王爷极少过来长忠侯府走动,连成婚也是邀请了舅公惠东王过来证婚,今时不同往日,你给我机灵点,别惹王妃不高兴,不然告诉父亲你也是被骂。”
崔明珠不情愿地嘟起嘴,轻声说知道了。
另一旁,佩嬷嬷正指挥着侍女搬东西过去奕全堂,“洗三”之前,本家照例按照收生姥姥的要求,予备好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一种点心)小米儿、金银锞子,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儿、青茶叶、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元、生花生、栗子若干,虽然麻烦,也是高兴事。
收生姥姥请的事当年为祁颢洗三的姥姥,一会儿坐下吃席也是要当上宾坐主家桌,不能怠慢的。
吃完席后,洗三礼便开始了,洗三”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斐琬缃的卧室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亲朋亦随之遵礼如仪。
身份最贵重的长辈自然是七十岁高龄的惠东王,首先就添了清水,收生姥姥立刻便有好话说了“长流水,聪明伶俐,荣华富贵。”接着便是长忠侯老夫人添上红枣栗子,收生姥姥稳稳当当地接话“早儿立子,连生贵子,明年再生一个小公子。”镇远侯老夫人也过来在盆里放了桂圆,收生姥姥笑道“桂元,桂元,连中三元。”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这才开始给庆庆洗澡。庆庆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随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和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