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四章 友谊翻船(3/3)
渊放了刘文静,就是在支持李世民而没有支持太子李建成,为了平衡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李渊还是没有放过刘文静。而给刘文静的最后一刀来自于他的至交好友裴寂,裴寂对李渊说,刘文静的才能和谋略都在众人之上,但此人生性险恶,留着迟早是个祸患。裴寂的一番话让李渊下定了决心,武德二年(619年),离李渊起兵之初不过两年,开国功臣刘文静被赐死,终年52岁。
贞观三年(629年),来了一位名为法雅的和尚,据说法雅是太上皇李渊的座上宾,可以随便出入太极宫,这个和尚在宫里待的时间长了,也听说了不少前朝旧事,于是一时没把住嘴,便开始口无遮拦在宫中随意传话。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后,下了法雅和尚的腰牌,这位和尚心生怨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开始变本加厉,李世民只好把他抓了起来,审问时,法雅和尚一口咬定说是大臣裴寂让他这么干的,李世民只得审问裴寂,裴寂表示自己和法雅只是有些交集,根本谈不上熟悉,但李世民不听,裴寂当即被撤去了所有职务,被打发回莆州养老。裴寂回到老家后,很少出门,忽然有一天一个疯疯癫癫的人跑上门来说裴寂是个有天命的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裴寂已经很低调了,也不想再惹出任何是非,便把流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都杀了。后来有人又把裴寂因为流言杀人这件事传到了身在长安的唐太宗李世民耳中,这一次,李世民丝毫没有犹豫,像当年李渊杀刘文静一样,给裴寂定了四条大罪。可见李渊和裴寂很亲近,但李世民似乎对裴寂不怎么感冒。
实际上,这些发生在裴寂身上的事儿,都可大可小,尺度都在皇帝李世民手里掌握。到了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下旨让裴寂返回长安修养,然而遗憾的是,裴寂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回到长安没多久就死了。裴寂死后,李世民追封他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与此同时,刘文静也得以平反,李世民同样追封了他所有官职,还让他的儿子刘树义袭封了鲁国公的爵位。刘文静和裴寂二人是李世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期的坚定追随者,算是最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后来刘文静看好李世民的才干,和李世民走的很近,而裴寂却一直是李渊坚定的支持者,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二人的死因了,其实他们二人的死,本质原因是和他们的政治立场有直接关系,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而处死了刘文静,而李世民登基上位后又在李渊尚且在世的情况下,处死了裴寂,他们两个人的死,一定程度上都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斗法的结果。
不想错过《沉唐序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