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章 云峥的觉悟(4k)(2/3)
好书推荐:
自进入播州幻境至今,他更是多次将自己置于悬崖边缘,和死神共舞。
安妙彤不得不承认,在认识云峥和叶曦之后,她那颗曾经冰冷的心开始逐渐变得柔软,但也正是因此,她学会了害怕——害怕失去。 (好在,有小姐在她身边。无论云峥的计划多么冒险,叶曦都会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于是安妙彤决定做点什么来缓和现下的气氛。 她轻轻扯了扯云峥的领口,当云峥转过头来时,只见安妙彤歪着头,用甜美的微笑看着他,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像个纯情少女一般极为可爱。 她的秀发因为此前的战斗显得稍微凌乱,越发有种楚楚可怜的韵味。 “相信曦大小姐——还有我。” 万山矿区入口处的战场。 “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西风飒飒之中,领头的马帮骑将身披一身亮银柳叶札甲,手持丈余长槊,扬声呼道。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名字,这位杨门马帮的大头领,只告诉旁人他姓刘,还骄傲地表示,不是汉人的刘,而是匈奴人的刘。 据他所说,他是匈奴王族的后代。虽然宋朝时自称慕容鲜卑后代的人都成了笑柄,没人知道到了明朝还自称匈奴王室有什么意义。 刘头领因此自称“匈那马王”,大家都唤他作“马王”。 “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这句话,是马王从黄历上看到的。 他不仅不懂匈奴语,汉文也学得不是甚好,能够读出来,但并不太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是马王觉得里边有马,听起来又很气派,于是就在战场上大声喊出来。 一众马帮弟兄听着也觉得很气派,于是跟着高呼—— “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虽然其中大部分人难免走音,念错字什么的,但如此多的粗壮汉子齐声大呼,仍然让大地似乎跟着颤抖。 临时指挥众义士的陆嗣心中微凛: (这些骑士,与其说是茶商护卫兼职的打手,倒不如说是职业马贼兼职的杀手。这些年来,想来没少在杨应龙的默许甚至指使下做一些灭绝人伦的勾当。) (思来却也不奇怪,远在铜仁的田家堡不过是杨应龙的边缘势力,都开始走向了军队化、杀手化。那么作为杨应龙在暗世界的核心部曲之一,这些马帮流寇化、野蛮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不知那唐门是否真如传言中那么玄乎?作为大人的军师,这却是必须掌握的情报。) 这群马帮汉子并非没有马刀,但他们作战却选择了使用粗长的骑矛。 骑枪冲锋是骑兵的浪漫,不仅在西方,在东方也是如此。 譬如在这场幻境当中,即使是织田信长这样的军事天才,在大明奔走呼啸的骑队面前也难以讨到便宜,便是因为倭国的骑兵极少能掌握持枪冲锋的能力,以虚弱的薙刀作战,很难成为墙进而前的大明枪骑兵三合之敌。 数个拒马被长矛直接挑上天,摔得支离破碎。 有健马踏中蒺藜,或被绊马索绊倒,跌倒于地。 但绝大部分的杨家骑士,都将面前的障碍物碾得粉碎,继续向大阵发起冲锋。 “弓兵齐射!” 从水柔沁手里接过指挥权的陆嗣县令下令道。 在他们接近之前,一轮箭雨就落在了他们头上,但几乎都被骑士们身上的精甲与兜鍪挡下。偶有几支箭射中硕大的马身,也并不致命,负痛的战马依然载着主人继续发起一往无前的冲锋。 西南之地缺乏火器,云峥仓促组建起来的义军,并没有大规模实行鸟铳的列装,远程部队仍然是以弓箭为主。 手持长矛的精锐矿丁在藤盾兵的掩护下,筑成三道血肉城墙,顶在马帮的正前方,长矛森森如同钢铁森林一般,令人望之胆寒。 但马王等人殊无怵色,他们口中的此起彼伏的厉啸频率逐渐趋同,交织成摄人心魄的气场。马槊激荡,哐啷啷间,便有许多根步槊折断,枪头被巨力高高抛起。 水柔沁混在长矛兵阵线中,手持一柄长身细剑,陡然跃起,从一名冲突过前的骑士顿项缝隙里扎了进去,直接戳穿了脖颈,拉出一道血线,此人倾身坠马,当即毙命。 然而阵线仍然如同大堤被洪水撞击一般,猛烈地颤动着。 骑队中令旗招展,马王率众拍转马头,又如潮水般退去。 而后,另一波山呼海啸般的冲击即将来临。 西南之地几乎没有合格的骑射手,杨应龙麾下的这些马帮战士也并不通骑射之术。 但只是用最凶悍野蛮的骑枪冲锋——骑兵最为王道的作战方式,即能给予义军以连绵不绝的压力。 纵然义军数量远多于马帮骑士,长枪、箭矢也有补充,但在骑队不断的长驱冲锋下,士气和体力仍然在不断消耗。 敌人的战术看似单调不讲道理,实则非常精微地控制着己方人马的伤亡,最大程度发挥出骑兵的压迫力,又减少己方被步兵长矛所伤。 马王麾下的这群骑士,仿佛不知疲倦一般,往来冲杀,在义军阵势中冲出一个个血胡同,只能由后方待命的生力军来填补。 居中指挥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奇幻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