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 丹阳朱治(1/2)
“哈哈,走走走,进城聊,朱使君该等着急了!”
“请!”
孙权这才知道,是朱治派人来接自己的。
太守府,朱治得到消息,出门迎接,“参见主公,多有怠慢,还请主公恕罪!”
朱治身材高大,面庞清瘦,为人亲和,性俭约,时年四十四岁。
“朱公见外了,昔日全靠朱公庇护权一家老小,此恩权一直铭记于心!”孙权赶忙扶起朱治。
当年,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之后,也是朱治举孙权为孝廉,可谓一家人了,是以,孙权对其礼遇有加。
“朱公,祖大帅在您这可是屈才了啊!”
“哈哈,主公可是起了爱才之心?只要祖贼曹愿意,主公尽管带走!”
朱治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祖郎却是眼神一闪,若有所思。
孙权亦嘿嘿一笑,他看上的是丹阳精锐啊!不过之前祖郎也说了,丹阳没什么人了。
再说刚见面就薅羊毛,有夺权的嫌疑啊!刻薄寡恩这种词可不能再出现了。
“哪里,祖帅在朱公麾下一样是为江东效力嘛!只是这职位可以动一动了!”
“江东要文武分立,该慢慢过渡了!”
朱治闻此,面色一正,此事之前也有通报他,“全凭主公吩咐!”
“祖郎何在!”
“末将祖郎,拜见主公!”
见面到现在,祖郎终于单膝跪地,正式拜见孙权。
“泾县祖郎,在任曹贼期间,恪尽职守,安抚百姓,勇于任事!”
“今,升任统越校尉!协防丹阳!”
“末将领命,多谢主公!”祖郎见孙权没调走自己和丹阳兵众,暗自松了口气,对孙权也越加有好感。
太守府,一行人坐定后,朱治忍不住道:“主公,臣请辞丹阳太守之职!”
孙权点了点头,江东六郡,目前最难办就是丹阳郡,朱治久经沙场,德高望重,当太守名副其实,实在没人适合接替他。
最好办的也是丹阳郡,因为朱治有人望,只要他支持替换,就不会出乱子。
“本来,朱公治理丹阳井井有条,我是放心的,也是合适的。”
“但朱公久经沙场,能征善战,我实不忍公为文臣也!”
朱治松了口气,能领兵,看来不是为了架空他,虽然早有预料,但心中还是不免忐忑。
“臣明白,子布公张昭先前已经给臣写过信,告知文武分立之事,此乃长久之计,臣亦赞同!”
“朱公真肱股之臣也!”
“今后,太守、郡丞、令等官职不变。”
“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主管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
“武将,设守备一职,为一郡的最高军事长官,主管安民、防务、缉盗、练兵、屯田等。”
孙权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学习明朝的制度,设守备一职,本来汉朝是有都尉的,但是都尉和军职重合了,总不能让将军任都尉,太混乱。
孙权略一解释,朱治就明白了此制度的用意和好处,相当于拆分了太守的权利,太守无权过问军事了。
之前,太守管一郡军政,造成势力过大,形成地方割据,如严白虎、臧霸之流都敢据一郡之地,称诸侯,天下诸侯繁多。
此制明显是针对此问题,既然郡都文武分立了,那以后州肯定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地方做大的可能将大大降低。
朱治还是支持此策的,虽然他家是丹阳大族,本家更是吴郡大族,但是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立。
君不见,凡自立不成的家族,基本都消亡了,而作为拥护,不管其成不成功,对他们这些家族都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成,则锦上添花;不成,则失败的只是他朱然,不是其朱家!
“此策甚妙,臣赞同!”
“既如此,朱公迁丹阳守备!”
孙权当机立断,文武分立先从丹阳开始,“这丹阳太守人选,不知朱公可有举荐?”
朱治立马摇头拒绝,他今年四十四了,明哲保身还是懂的,主公既然搞文武分立,他就不能再插手政事了。
孙权搜索历史记载,一个人的名字立马跳了出来——孙邵。
孙邵,字长绪,东吴首任丞相。
其出生于青州北海国,今山东潍坊,早年担任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孔融称赞为“廊庙才”。
公元194年,他跟随刘繇到达江东,后归顺孙策,今年三十有八。
“朱公觉得,孙邵,孙长绪如何?”孙权询问道。
“可!其人有才学,能得孔北海相赞,再合适不过了!”
“好,纪灵,寻影密卫传令,调孙邵任丹阳太守,朱然任郡丞!”
“喏!”纪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孙权,我在江东砍鼠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