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 伏罪(1/3)
第二十八章 伏罪
宋翁一派老神在在的模样,脸上神色丝毫没变,用那双幽深黢黑的眼眸盯着段书锦瞧,眼中全然是轻视,毫无被诘问的危机之感。
他是久居高位的官场老者,段书锦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连朝中新贵都算不上,如何能扳倒他。
此举无异於蚍蜉撼大树,自讨苦吃。他且看看这个宣平侯府教养二十多年的世子,如何摔得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宋翁神色如此镇定,端得如同一只滴水不漏的老狐狸,向前被段书锦唬住的朝臣禁不住自我怀疑起来。
丞相如此淡定,当真是科考舞弊案的主谋?
况且丞相之子宋翰林也是个有才之人,近几年在户部做出不少功绩,不仅让国库银子变得充盈起来,还让他们这些朝臣的俸禄不再紧巴巴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这样一个才者,至於丞相铤而走险,为他私换科考卷吗?
可若是丞相和户部左侍郎并未深深牵扯到科考舞弊案中,段书锦费这么大劲指认他们,不惜当着朝臣的面责难是为了什么。
总不能是他吃饱了没事做上赶着找死,又或者宣平侯段成玉对丞相宋翁为首的文官一派忍耐到极点,不惜牺牲长子为代价,也要把宋翁拉下马?
众多猜测纷扰,始终没落到一处,众朝臣不得不屏息凝神,继续注视堂中这场闹剧,等着看如何收场。
段书锦像是早就料到了宋翁的反应,对着宋翁粲然一笑。
这一笑,眼眸就熠熠生辉,顶好的面容骤然生动起来,如同暖风拂面。
宋翁自然是感受不到这种暖意的,他被段书锦笑得后退一步,不禁惊疑他这个后辈怎么还笑得出来。
段书锦当然笑得出来,他心有眷恋者,不可能存了死志,抛却前程和性命来无端指责宋氏父子,他敢站出来,必然是想了十全的法子。
宋翁是千年老狐狸不错,但谁说他定要同宋翁硬碰硬了?宋翁的儿子宋翰林不还在这吗。
心有算计的段书锦决然不理睬宋翁,而是睨了宋翰林一眼,这才笑道:“户部左侍郎大人同程如墨一同殿试,还是当年的状元,想必才智在程如墨之上。臣近日手痒,仿当年的科考卷拟了点题,正好拿来给左侍郎大人和程如墨试手一番。”
言罢,不用等段书锦再有指令,在堂外等不及的程如墨就自己走了进来。
这还是程如墨第一次在朝臣面前露面,虽是如此,他却并不显得慌张惊惶,反而神色平静,步伐稳定。
近些日子,上京因程如墨闹出来的事不少,他先是做了让所有太学学子遭殃的私卖策论一事,而后又牵扯出十五年前的科考舞弊案,硬生生将段书锦推上官位。
被推上官位的段书锦果然谨记程如墨的恩德,费心费力为他查案,最后查到了宋翁和宋翰林头上。
好一出一波三折。
众臣看着农人出身的程如墨如是想,步子却忍不住往后退,生怕被沾上,眼神明晃晃挂着几个字——这个祸害怎么还不死。
在他们眼中,程如墨是农人出身,是寒门子弟,所以这么多年求告无门是他活该。
不管他是否真的被换了科考卷,不管他是否心有冤屈,用卑贱的身份搞出这么多就是不应该。
被权贵碾成泥,碎成灰,才是程如墨应有的命运。
程如墨仿佛看不到那些朝臣藏得隐晦的轻蔑之色,他步伐悠悠地走到堂中站定,同宋翁丶宋翰林父子站在一起。
直到这时,程如墨伪装得非常好的神色,才露了端倪。
他双目紧紧盯着宋氏父子,眉心丶齿关丶连同垂在身侧的手都在狠狠颤抖,他神色似扭曲似癫狂,是恨不得饮仇人血啖仇人肉的入骨恨意。
见了程如墨,宋翁这只老狐狸还敢与他对视,眼神极快滑过一抹轻蔑之色。
段书锦猜,丞相此人,哪怕山峦崩塌眼前,八方来风,他也能岿然不动。
至於宋翰林,不知是心有愧疚还是怎么,他从始至终未擡头看程如墨一眼。
程如墨看他这个反应,不由得冷笑一声,似要发作。
段书锦使眼色拦住他,免得他御前失仪,等到安抚好程如墨,他才继续出声周旋。
“左侍郎大人许久不出声,是心中有鬼不敢一验,还是看不上书锦拟的这点题?”
段书锦数次在内堂上逼迫宋翁和宋翰林两人,却至始至终不肯拿出实证指证两人,当下不少有血气的年轻朝臣坐不住了,当即站出来维护两人。
“你无非是想通过考题的方式评判出甲乙丙等,好来评判左侍郎与程如墨这个贱民的才学高低,但段监国此举似乎忘了,才学高低并不能证明是左侍郎和丞相调换了程如墨的科考卷。”
这位臣子一语戳破段书锦计谋的关窍。众朝臣纷纷一拍脑门,心道确实是这样不错,段书锦饶了这么大圈,不还是没证据指证宋翁和宋翰林联手换了科考卷吗?
顿时,众人看段书锦的眸光像是在看什么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秋一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