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宣穆皇后(三国) > 第 15 章节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5 章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

等这一年到了头,孙子辈都该出了孝,其中张淮和春华就在此行列,然而张汪虽是孙子,却是承嗣的长孙,不免还要陪了他叔叔辈们一同多守几年。

张汪走不开,族中却断不能没了主母管内务。彼年年节,张家虽仍旧因孝未在县上走动,人不走动,人情却不能断了,只要张家还想在温县立足下去,就必要走礼。

孩子们出孝前三个月,山氏带着两个儿女会了本家,未先办年礼,便先开了给常家大郎常伯槐的离别践礼单子。

在古代没有业馀娱乐,都快闷坏了的春华,歪缠着母亲,有幸看到了在古代的第一份礼单。

这个时期,蔡侯纸已经广为流传开来,对着一纸似曾相识的文字,两眼一抹黑,仗着是萝莉音大杀器,一扭头钻她妈怀抱里撒娇去了,郁闷道,“看不懂。”

她妈拍拍女儿的背,还觉得好笑,“改明儿娘教你。”

小女孩嘛,不懂才对了,生下来就会的,你穿的吧?

对,姑娘她就是穿的。现代的小知识分子青年张春华,天朝高考独木桥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先进标兵,竟然成了个“半”文盲。

后世将秦始皇骂得残暴至极,颇有些用人骨堆山的东方鞑靼王的赶脚,但的亏此君统一了六国文字。如今在一脉相承的文字中,人们仍能从书写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渊源。

感谢秦皇汉武,她只是个“半”文盲,还有一半全靠猜。

母亲山氏说了声要教她习字,但目下看了,她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女孩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可保障的受教育权!

别说女孩没有,就连走卒白丁都没有,虽然没有明确那一条法律写“女子与农人贩夫等不可习字”,明面上看的确没有,但处在这一阶级,你就是想学都没途径。

在十几个世纪后,由於不识字随便按个手印把自己卖了的按理基本是绝户了,但在本朝本代却比比皆是。

作为万恶的剥削阶级家小姐,家境纵然允许了孩子们受教育,但也要看这个女孩本身是否受重视,不受重视的,庶出的子女们,没个人会主动为其争取福利,也就甭想了。

还想学文化?给你嫡母生的姐妹当媵去吧。

或者也有女孩本人就不想学习的,六七岁的小孩,有几个是天生喜爱读书自己要求上进的呢?这正是一个爱玩的年龄,女孩自己不想学,父母更不会用文化课作为女儿培养的必须来逼——这毕竟是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

在父母的眼光中看,女红做不好,很要命;不会下厨,很要命。不识字没文化?一点都不要紧,还打算让丫头片子去做文豪呢?

这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想法。

类似於出了个蔡文姬这样的才女的家庭,毕竟还是少数。就算是蔡文姬,她也是的亏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且当时她父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她一个孩子。

山氏是世族嫡女出身,出身使然,自然也认过字,却只是为了方便看账管家,根本谈不上文化水平,更别说吟个歌写个赋,她丈夫多谢几个覆杂字她就该犯晕了。

能认识几个字已经算是好的了,更别提让她书写。

山氏也就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女儿,说的是“改明儿娘教你”而非“请个西席教你”,这里面区别就大了。

更何况女儿过了年也不过就五岁,这事儿山氏就别说放心上了。

但作为一个受过现代系统化教育的新青年,在再次受到这个时代的性别歧视后,春华觉得坏大了。

她没想过要争取女性平等地位——在现代都办不到的事,在古代更不现实,但至少一定要给自己争取到受教育权。

不受教育,便如她爹和她娘的相处方式一样,她爹稍用了点文邹邹的词,她娘就瞪眼。这还是夫妇感情好着的!

并不是说在封建社会中,这样学历不对等又无共同语言的夫妇就过不下去了(事实上小三们文化程度更低),但一开始夫妇俩的意识水平就站在不对等位置,那么直接导致妻子对诸事态的话语权减半。

柏拉图说,爱女人是爱肉体,爱男人是爱精神。他老人家说得真轻巧。

也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古典时期中,男人之间更有话题也更有惺惺相惜之感,但落后时代中的女性,连个受教育权都没有,让她们又如何在无休无尽的家务劳顿中抽出个时间思考哲学基本问题,然后形成个“高尚灵魂”的?

不读书就断了一大半了解这个时代人事信息的途径,思维跟不上主流,迟早被人当二楞一锅烩了。

可是该怎么说呢?

四岁快五岁的小萝莉拽紧小手想到。

还没等她想好怎么开口,过完了一个黯淡的新年,孩子们换下了孝服,山氏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宣穆皇后(三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