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宣穆皇后(三国) > 第 68 章节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68 章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毒士”的贾诩只主动献策过两次计,一次是在吕布杀死董卓后,给李傕献计。原本董卓的残兵败将们都已经走投无路,却因听了贾诩之计,又重新杀了回去,把连环计已经胜利的王允等人砍死,一不做二不休劫持了皇帝,把持朝政。

另一次则在张绣投降后,提议对曹操进行攻击,以至於造成了宛城之战的结果。

前三国时期,毒士贾诩只主动献了两次策,就两次扭转了三国历史的走向。

直到归顺了曹操后,因降将特殊的身份,贾诩便从此装聋作哑。便是这样,遇上了大战事,曹操便是不用他谋划,也总要把已经确认的计划到他这里听参考意见。

这一回,他却是归顺后,头一次主动上前提出自己的意见。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说的很缓和,是拿了安抚百姓作引,能让一直装聋作哑的贾诩主动提议的,却显然是曹营方面已经开始显现出不妥来。&“

荀彧守在后方,郭嘉已死,唯一带在身边的贾诩,曹操却只想拿了已决定的战术到他这儿来听说好话。

就像在官渡之战时一样,曹操充分尊重这位军师的眼光,对於其他人提出的建议都要到贾诩这儿再次确认过,才执行。

但这一次,他显然没从贾诩这儿获得预期的好话。

政治上来说,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守护着天子,而袁绍却是要过黄河打过来的。赤壁之战的时候,却是天子在后方,曹操主动对他人出击。

当时的政治优势,到了孙刘的口中,言辞转变为曹操挟制着天子,曾经的优势成了把柄。

对天子问题的看法,取决於百姓。当年袁绍号称去解救天子,但百姓没人相信;今日孙刘宣传曹操挟持天子,却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除此之外,曹操一路所向披靡,连续得了人投降献上土地后,明显后方还来不及消化这些刚投靠来的势力。

在陌生的土地上作战,曹操并没有马上对荆州等地加强控制,做出应有的管理,却继续带着大军南征,贾诩已经看出了曹营的危机。

“明公此时应先抚恤民众,先得民心。”

作为军师,贾诩说话的言辞并不犀利,总是拿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为引。

曹操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统治已经可以到了无视民声的时候了,事实上每一个完全漠视民众的君主最后都没好下场。

只不过事情有轻重缓急,在曹操看起来打败负隅顽抗的孙刘联军才是目下最紧急的,“先生多虑了。”

既说是“多虑了”,贾诩恭敬地揖礼退下,又重新去当他的聋哑人。

太过於急功近利,如果当时曹操只需稍稍地把新降的荆州安顿下来以此为根据地,已经有了中国的优势,和负隅顽抗的孙刘来场持久战,哪怕拖也拖死对方了。

后世的江南是个鱼米之乡,然而在三国之时,东吴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地多人少。

曹操号称八十万确实是虚数,但东吴对外称的十万人也只有吴侯孙权和大都督周瑜清楚,说是十万人,其实也就五万不到。

诸葛亮便是算准了这点,刘备方的人马才引起了东吴方的拉拢。

这样的条件对比下,曹操但凡耐心些,围住了和对方持久战,双方耗后方支援辎重,也总有一天东吴必败。

但显然曹操没看过《论持久战》。

即便是冒险了点,急功近利了点,优势还是还是在曹操手上,除非运气再不好一些。

事实上他这次运气实在是坏到家了。

“仲达兄近来是康覆多了吧?”

不想错过《宣穆皇后(三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