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95 章节(1/2)
作乱,大概已经是大汉这个老去皇朝最后的声嘶力竭了。
如今的许都,更像是汉天子的一个牢笼,在名流权贵俱往邺城迁移后,北方的重心於帝心分离。
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却仍有帝王该有的一种属官,天子和丞相各一套编制,又各居一都,叛乱是迟早的事。
直到宗亲刘备入蜀,更激得保皇党们最后的一搏,曹操在南面和孙权开战,后方许都献帝便属意响应。
叛乱是由一个叫做吉本的太医策划,此刻北方重心在邺城,帝都守备反倒不如往年,几百人的作乱竟然掀起大波,不少谋士事后冷汗,要不是这些人赶着急吼吼地要上前砍杀曹操,转而带着天子流窜,逃到外面,再由人拥护成立个政府,那么曹操的麻烦就更大了。
事实如此,天子在谁手上谁就是忠臣。天子在董卓手上的,封其为“太师”;在曹操手上的,以其为“丞相”。
反过来,其他军阀,无论事实上“正义”与否,都只能成为反贼。
便是这会儿,汉献帝在曹操手上,刘备丶孙权都是反贼。
急吼吼地杀“奸臣”曹操的结局就是保皇党的彻底失败,事后株连涉事族灭万馀人,也不管近了年节杀人不好,直接即刻行刑了。
便在这片哀嚎声中,刑场上铡头血尚未干,在许都,曹操之女曹节以盛礼入主中宫,为皇后。
然而新任的椒房贵戚,国丈爷丞相曹操却并不以为意,顺带地就让汉献帝“赐”下了毓冕(天子垂珠的冠冕),仪仗如天子。
这是一切后世再三想为曹操翻身的人们无法辩驳之处,如果曹操真有臣意,而不想以自家取代的话,又何必以天子礼行事?
耐人寻味的是,南线回归邺城的曹操却从回来后便连连去荀家看女儿女婿。
当初曹操重用荀彧的时候,曾让女儿下嫁荀彧长子。荀彧死后看着汝颍出身的文官都受了不小影响,此刻这些被冷藏的人像是看到了希望,心思活络了起来。
连荀恽之妻曹英自己都看不懂父亲此举,从娘家回了夫家就和族人嘀咕,“阿爹也不知怎地了,这些日子倒多看着孙辈的多些。”
这位未来文帝朝的安阳长公主,正史里名不见经传,既比不上汉献帝继后的那位姐妹曹节名声大,亦比不上曹昂同母妹清河公主受的头一份宠。但在曹操众多的女儿中,她能混到嫁给荀彧的长子的地步,生母尚且是死后连夫人都算不上的姬妾,也是不是个简单角色。
果然过不多久,在荀彧死后都快三年之际,长子荀恽除服后提为虎贲中郎将。女婿陈群,为岳父服丧当然用不了三年,也顺带做了御史中丞。
有了这么件喜事在,陈群妻子荀贞近来也是脸上有光,见人便是三分笑。
哪怕见着正在戴孝的春华也不忌讳,说起丈夫升官的事便高兴,“这样的殊荣我也是想不到。”
“您也何必说过谦的话了,”看着人得意,她倒不至於难受,“说起来,我家阿师请西席的事儿还多亏了您给介绍了先生。”
“我们两家向来是通家之好,我看了你家儿女就像自家孩子似的,”心情好,荀贞也话多起来,“要不是我家泰儿比你家阿督大了太多,还真想和你结做儿女亲家呢。”
说起来也诡异,陈群娶了荀彧女儿,两人竟然只有一支独苗陈泰,连个女孩都没有,真正的古代三口之家。
汝颍世家的重得重用,在春华看来不过是曹操的愧疚罢了。
杀了荀彧他便该接受这样的结果,汉献帝终於是恼羞成怒。荀彧坐镇后方许都十多年了,许都从未出过事。荀彧对汉室恭敬,出身又是名门,再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做两边的缓冲地带了。
但荀贞说到儿女,春华一回家就该头疼了。
女儿是不用读书的,长子去读书了,如今家中小猫三两只……阿督没得欺负阿师了,该把阿昭当玩具了。
阿昭你坚持下,千万别被你姐玩坏了!
也不怪阿督没别的去处,这年头女孩没有正经的受教育权,家中堂姊妹中她是个“三姑娘”,下面比她小的女孩她瞧不上人家幼稚,比她大的两个堂姐出嫁了。
阿督还算是个坐得住的姑娘,闷在家里便开始帮她娘看管弟弟们,在非独生子女的时候,大孩子带小孩子是很常见的事。阿师到了年纪终算是脱离了姐姐的魔爪,可怜阿昭每天还要由凶残萝莉教写字。
有其女必有其母,凶残妈赶着回家救儿子,一进屋就听到穿透力极强的萝莉音在训人,“阿昭是个笨弟弟,连名字都写不会……”
闺女!你弟满打满算才四岁,能握得住毛笔就很好啦!
怕两个孩子出事儿,春华赶快跑进去,阿昭被姐姐这么说倒没哭,包子脸有点委屈,一看到妈就瞬间展开了个灿烂的笑脸,“阿娘。”
眼睛湿漉漉呆萌呆萌的,伸手要抱抱。
这声娘叫得她心都酥了,早没什么抵抗力,抱起儿子拍拍后背,这小子死沈死沈的。
姐姐阿督搁下了笔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宣穆皇后(三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