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学海无涯,用以致富 > 第18章 芦苇袋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芦苇袋(1/2)

目录
好书推荐:

路禾睡醒时,张桂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院子里清洗芦苇叶和马莲草。

张桂见她出来便笑了:“醒啦?过来看看,芦苇叶已经长的挺大了,几个放在一起,应该能包一张煎饼。再用马莲草一系,就行了。”

路禾蹲着看了一会儿,在脑海中模拟了半天,也没模拟出怎么包,只好询问她娘:“怎么包?”

娘俩拿了几片芦苇和两根马莲草,进厨房找吃剩的煎饼。

包上倒是包上了,就是有些费时间。

而且那包装,在路禾看来有些丑,边角处叶片折叠的位置,已经要开裂了。

因为芦苇叶没用水煮过,韧性不够。

她指着一处折叠位置说到:“娘,这里裂了。”

张桂看了看:“确实裂了,叶子太脆,等晒晒应该会好些。”

路禾眼中闪过一抹无奈,这里没有粽子的吃法,也就偶尔在野外撕些芦苇叶用来包野果,所以没有煮芦苇叶的概念。

“像蘑菇一样煮一煮呢?蘑菇煮完不就不碎了吗?”

张桂听后觉得有理,舀水烧水去了。

路禾拿着几片芦苇叶叠来叠去,她还是想用芦苇叶做个小袋子一类的东西,这样方便打包,也好看些。

包装是很重要的东西,一分的东西,加上一个精致的包装,也能变成十分。

人靠衣装马靠鞍,不也是这么来的吗。

锅中的水咕嘟咕嘟冒泡,张桂将洗好的芦苇叶和马莲草全部放进锅里,等草叶变色,便全部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

路禾继续摆弄,争取做一个好看的袋子。

按照她的想法,是做一个三角型的盒子,类似于装披萨或者三明治的那种。

可若是做成盒子,就要做盖子,太麻烦了,而且三稻村距离县城远,没有人看着,牛车赶路的过程难免颠簸,若是盒子开了就不好了。

而且麻烦的是,没有标尺,做出来的盖子,未必能和底盒完全契合。

做成三角的袋子倒是刚刚好。

就是她这个手艺……

尴尬了。

最后还是寻求了张桂这个女红小能手的帮助,才把东西做出来。

在她如此这般、那样的一通胡乱指导后,张桂成功做出了她想象中的小袋子,而且还正正好好够装两张煎饼。

“娘,你太厉害了!”

路禾夸得真心实意,不带一点水分。

这要放在后世,就这一双精准拿捏尺寸的手,都是非遗。

张桂成功闹了个大红脸,不知道就做一个这么简单的小袋子,怎么就厉害了。

她戳了戳路禾的脑袋:“就你会哄人!”

最后一筐芦苇叶,变成了一筐小袋子,怕明早用拔干,还是全部放在水中泡着。

明早摊煎饼之前,再捞出沥水,等煎饼摊好,小袋子也可以用了。

县城开城门的时间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夏天天亮的早,城门卯时初便开。

大多进城的人都赶早,牛车去县城出发的时间也早,寅时一刻便出发,不到卯时一刻就能到县城。

牛车比人的脚程快,人走要一个半时辰到两个时辰的路,牛车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

天还不亮,张桂起身准备去厨房,路禾因为惦记着这事儿,一晚上睡的也不实,听见动静就也坐了起来。

“娘,是要起身做饭了吗?”

张桂过去拍拍她,打算哄着她接着睡:“你睡,不用你。”

这次路禾很坚持,跟着起身了。

她打算摊两种口味的煎饼,她娘自己,控不好量。

如果是路禾自己调面糊,则喜欢将各种谷类分开,在按照比例调配。

可是张桂喜欢将各种谷类掺在一起,因为原来的杂粮饼子就是这么吃的。

若是自家这么吃也没问题,但她是打算以后多做几个口味的,这也算是一个卖点。

例如黑麦、粟米、高粱、玉米,都可以单做一个口味,等红薯下来了,还可以单做一个红薯的。

红薯和马铃薯是今年春,官府新免费发放推广的作物,据说从海外引进,培育了几年,如今终于可以普及。

那时候路禾还想,这个时空的发展,应该已经很繁荣了,称得上一声盛世。

她的历史知识贫瘠,却知道,若战时,绝不会与外通商。

有时候不免庆幸,还好没穿到战争年,否则她怕是活不过三集。

路禾调了两种面糊,一种黑麦的,一种玉米的。

两种口味的煎饼配一份卖。

张桂见了摇了摇头,觉得没必要。

左右怎么吃都是粗粮,不如白米白面,弄再多花样,不也还是粗粮烙的饼子?

到底是小孩子,喜欢花哨的东西。

不多也没说什么,路禾喜欢,随她去就是了。

除了十二份订单,另外给路爷爷几人每人准备了六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学海无涯,用以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