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破解密室(2/3)
被点名的周荣杰连忙答话:“回陛下,自微臣受命后,便率三法司日夜不休地查案,纵然困难重重,下属受伤,也不曾放弃过,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於让微臣找到破案的关键。”
跪在周荣杰身后的江渡冷冷一笑。
所谓‘困难重重’,说的是她擅自调遣锦衣卫,包围船屋一事。‘下属受伤’则是她伤了黄佑恩一事。
这个老狐狸,过河拆桥便罢,还要再反咬一口。
咽下喉咙里的怒气,就听周荣杰将那日她和宋昭的言论娓娓道来。
朱璂先是点头,随后问:“按照周爱卿的说法,当时贵妃是昏迷的,那么是哪里来的力,牵动手上的红绳?”
这也是江渡一直没有想通的地方。
从第一次到船屋的时候她就知道,船屋的稳定性是极好的,绝不会出现摇晃又或者是倾斜的情况。
但那些散落的茶具又证明,船确实有过剧烈摇晃。
那么,是如何做到的呢?
周荣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船屋构造图:“一般的船在底部都会建有一个半弧蓄水仓,再在中间放置一个挡板,其作用是为保持船的平衡性。但因为船是木制的,多少会有缝隙,也就导致人上船的时候,挡板两边的水会过到重的一边,从而产生摇晃感。”
“但这艘船却不一样,”周荣杰指着构造图说:“这艘船的蓄水仓内涂有特殊的防水涂料,只要把船头和船尾的通风口堵上,几乎可以做到密不透风,蓄水仓内空气稳定,水就不会流动,船自然也就不会摇晃了。”
“那这不是更加否定了爱卿的想法吗?”
周荣杰却笑得十分自信:“陛下可还记得,宫人们发现贵妃不见的时候,在做什么吗?”
坐在上方的人低头思索一瞬:“放河灯。”
“不错。”
周荣杰拍拍手,便有一个内侍拖着五六个河灯上来。
“请陛下移驾到吊桥上。”
话语远不如实操直接,江渡知道,他是想还原现场,朱璂也没有反问,起身众人一同来到吊桥的尽头。
周荣杰命人将船头通风口的木塞拔掉,露出船底的蓄水仓,又将河灯都放置进去,点燃后堵上通风口。
做完这一切,他退回到吊桥上:“请陛下静观其变。”话落,也不忘瞥向一旁的江渡。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望着湖面上的船屋,江渡是最先发现船屋变化的。
些微燥热的艳阳下,整个船屋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肉眼不可察觉的速度向一方倾斜。
约是过了两刻钟后,终於也有人看见船屋侧面,因为倾斜升起来的水痕,言语之中带着惊诧:“快看,船尾往上斜了!”
而后,船屋内先是发出一道十分微妙的声音,似是弩/箭脱弦,紧接着就是瓷器落地,劈里啪啦的响声。
江渡眸光微动,一直缠绕在心间的谜题,顷刻烟消云散,露出庐山真面目。
朱璂神情激动:“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船会倾斜?”
“回陛下,之前说过,船的平衡与底部蓄水仓的水,有着莫大的关系,水往哪边涌,船就往哪边倾。”
周荣杰指着船屋:“船屋的蓄水仓环境封闭,想要让水流动,几乎不可能。但如果将河灯放置在其中燃烧,仓内的气就会减少,水也就会涌向气少的一边,因此就达到了船倾斜的效果。”
这样的说法或许一时不能理解,但江渡想起,人在外想要挑水喝,却没有盛器时,通常会用一根空心芦苇管,堵住两头放在池子里,松开后,水就顺着芦苇管流了出来。
这两者应是一样的。
身旁,宋昭低低地问:“可是这样一来,留在蓄水仓内的河灯,不也是需要人拿出来吗?”
江渡摇头,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见的音量说:“无需拿出来,河灯是用米纸做的,灯芯燃尽后,便溶於水中了。”
宋昭吃惊:“你怎知是用米纸做的?”
“那夜我守在在奉茶女官的院外,听见的。”
又听周荣杰说:“但如此一来,船就一直是倾斜的状态,还需要有人将船头的木塞拔掉,这样仓内重新灌满气,船也就覆位了。而这个人,就是最初发现贵妃尸首的侍女。”
轻轻拔出船头的木塞,船的另一头果然瞬间沈了下去。
他将木塞举到朱璂眼前,几乎是一锤定音的结论:“木塞上面系有一根极细的丝线,侍女上船时,将其踩断,木塞脱离,也就是那时,一个看似滴水不漏的手法,才正式形成。”
介於之前各种线索抛得比较散,因此对船屋密室手法覆盘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1.作案过程:贵妃来到船屋,被凶手敲晕,凶手将贵妃扶坐到桌前,用红绳将其和弩/箭位置固定,再将河灯放进船头的蓄水仓,然后凶手离开现场。时间流逝,蓄水仓中的空气因为河灯的燃烧不断减少,水流向空气少的一方。而贵妃因为船屋的倾斜,慢慢向下倒,红绳牵动了弩/箭的悬刀,箭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锦衣渡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