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23章 通讯布局(6.2k)(1/4)
好书推荐:
1992年7月,深市。
星联集团的高层会议室中,李凡坐在会议桌首席,前方的投影屏幕显示着一组复杂的数据图表,主题是关于未来无线通讯市场的潜力分析。 除了李凡,会议室里还有方东河、曲云山以及其他几位核心技术人员,他们正在讨论一项全新的通讯产品构思——starm3。 李凡首先发言:“大家都知道,我们的【starm2】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我认为这只是个开始。” 他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屏幕:“未来三到五年内,港府乃至整个亚洲的通讯市场将发生一场革命。” “无线通讯将成为核心,而不仅仅是现在的语音通讯,短信息、数据传输等功能将带来新的市场契机。” “虽然我们已经在【starm2】当中引入了短信功能,但是还远远不够。” 方东河沉思片刻,提出疑问:“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以语音为主,难道未来会有如此大规模的需求?短信息这种功能会被消费者接受吗?” 李凡笑了笑,他从未来归来的知识,赋予了他超越时代的洞察力。 “是的,这正是关键。短信息,或者你可以称它为‘短信’,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用户可以在不打电话的情况下,快速传递信息。” “这种方式会在未来大行其道,甚至超越语音通讯。” “甚至,以后我们还可以专门做一款以发‘短信’为主的产品或者软件,因为单纯的发短信还是需要给运营商钱的,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笔支出。” “而我刚才说的,是我们开发出来,让用户、让消费者免费使用的。” “当然,这个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热烈,方东河提出了技术难题:“李总,短信功能的确有潜力,但在现有的通讯网络基础上,如何保证稳定性?” “现有网络不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更不用说未来的需求了。” 李凡点了点头:“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现有的2g网络虽然可以支持短信,但若想真正实现数据传输的普及,我们需要未雨绸缪,考虑未来3g甚至4g网络的可能性。” 方东河眉头紧锁:“3g、4g?李总,这些技术似乎离我们还很远。” 李凡笑了笑:“其实不远,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通讯技术的升级会带来新的基础设施需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 会议结束后,李凡带领技术团队进入了研发阶段。 为了实现短信功能,团队需要对现有的通讯器,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 研发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尤其是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短信处理的延迟问题。 方东河一脸焦虑地走进李凡的办公室:“李总,我们已经尝试了好几种编码方案,但在当前的基站条件下,短信传输的延迟还是无法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李凡坐在办公桌前,思索片刻。 他清楚这是1992年通讯行业技术的局限,但他有未来的知识,知道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他打开手边的技术资料,详细地讲解了未来的通讯协议优化方向:“我们现在使用的编码方式确实有局限性,未来的技术会转向更高效的信道编码方案。” “我知道这对现在来说有点超前,但我们可以借用一些概念来改进现有技术。” 通过李凡的指导,团队最终找到了一种能够显著降低短信延迟的编码方案。 接下来的几周里,星联集团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改进产品,终于在内部测试中实现了稳定的短信传输功能。 成功的喜悦弥漫在整个团队中,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技术上的突破,让李凡看到了无线通讯市场的巨大潜力。 但他清楚,仅仅依靠深市或国内市场是不够的,必须迅速扩展到国际市场,尤其是通讯行业发达的港府。 因此,他决定与港府的电讯公司展开合作谈判,借助他们的网络基础设施,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 而在此时,李凡正在看着秘书收集来的关于港府电讯公司的简要资料报告: 港府电讯公司(hkt)是港府主要的电信服务提供商,成立于1988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电信历史。 港府的电信服务始于1871年,当时由中日电话公司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报线。 1925年,港府电话公司(hongkongtelephonepany)成立,获得了港府正赋的专营权,开始提供本地电话服务。 1988年,港府电讯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港府电信市场的主要运营商。 1992年(也就是今年),港府电讯旗下的csl推出了gsm制式的移动电话服务,这是第二代数字无线电话服务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港府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92年,流动电话用户数量在2月突破300万。到本月,拨号上网客户数目接近100万,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