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二章 小城生活(1)(1/2)
更新时间2013-8-17 11:19:34 字数:3522
洗了澡后,两人就躺下睡觉了,一直到下午的三点多钟,两人才醒过来。两人洗漱完毕后,便商量趁时间早到楼下去走一圈。
出了电梯,两人并排走出住宅区,走在人群中,人们常常投来惊艳的的目光,她们的长相,穿着,气质,语言,举手投足,完全有别於一般的达城美女,被人看的多了,有时候不免是一种负担,被美女看了倒无所谓,被男人那豺狼一样的眼神看多了,她们就觉得倒胃口。
街上除了人多之外,就是到处都是卖小吃的,酸辣粉,烧烤,汤圆,烩面,铺盖面,麻辣串,火锅等,到处都闻得到香味,她们真想变成达州人,生活在这里好安逸哦。
两人经不住飘来的香味的诱惑,便在卖酸辣粉的摊头前一人吃了一碗酸辣粉,那辣那麻那香,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呼啦呼啦的两人的眼泪鼻涕全都流出来了。
两人在街上漫无目的乱走一通,后来终於逛到了滨河路,这里的人真多,虽然天气有点热,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
滨河路这一条路上,全是麻将馆,卖小吃的,跳广场舞的,老年文艺队的。这里的风景漂亮的不得了,地上铺有漂亮的地砖,绿树成荫,一株株漂亮的风景树像一把把撑开的遮阳伞,将人们庇护在绿树的阴凉下。一些麻将馆主,将麻将机也摆到门外那风景树下,吸引着更多爱好麻将的人士,喜欢吃喜欢玩乐便是达州人的一大特点,不管男女老少。
坐在靠近州河的栏杆上,两人眺望着浑浊浩瀚的河水,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上曾看见过关於达州涨水的新闻,如今这条上电视的州河就在面前,回想在电视上看见的情景,两人到现在都心有馀悸,当时浑浊的洪水劈天盖地的淹没了滨河路,珠市街丶仙鹤广场丶塔坨广场等地,从网上的图片上也看到了这一幕,洪水几乎淹没了周围的一切。凡洪水所到之处,能够带得走的能够冲得动的都尽量的统统冲走,一切地势比较低的地方都被洪水吞没……。
并且这里几乎每年都发生洪灾,只不过受灾的程度不一样。听小姨说三姑婆所住的房子挨着滨河路,涨大水时洪水漫过滨河路,爬上珠市街街道,最后连三姑婆他们所住的楼层的一楼都被洪水淹没了,幸好他们一家住在七楼。受灾的那一段时间里,他们吃住拉撒都很不方便的,因为洪水,所以断电,缺水,吃饭丶买菜丶买油打酱全靠渡船来解决。
大姨住在南外,有一年(大概是汶川大地震之前)涨水涨到了仙鹤路,华夏康年大酒店丶中国银行这一段路上来了,大姨的药铺后来就租住在武装部丶中国银行的上面的那条街上。
现在河水非常温顺的流淌着,完全没了当时的凶悍和蛮横,三三两两的小型游轮停泊在岸边,可以清晰的看得见顶楼上有几个年轻的男人和女人,躺在遮阳伞下的躺椅上,显得非常的惬意。在太阳下呆的时间久了,两人明显的感到吃不消了,两人嬉笑着躲进茂密的风景树下,坐在风景树下那干净的花坛边上,对於长得像明星的两人,很多人都投来艳羡的目光,特别是一些自认为姿色不错的女人和一些男人假借躲避阳光聚集在她们附近,说着萱她们听不大懂的四川方言。
在滨河路走走停停的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以后,看时间不早了,两人顺着原路,凭着记忆找回到小姨的住处。
敲开了房门,谢姨面带微笑的站在门口,一看她外表就知道她是那种很淳朴很实在的人,小姨对她评价很不错的,她很信任也很依赖她。
她说谢姨在她家干了多年的保姆了,买菜之类的小事情从来不用小姨亲自去操心,每天小姨把菜钱交个谢姨去买菜,买完了菜,谢姨便老老实实的把帐对给小姨听,最后她才将剩馀的钱交给小姨。
小姨一家现在也不在达城住了,小姨本来是叫她跟去的,但谢姨嫌太远了,怕看家里的孩子不方便,因此她就回老家了。
现在小姨为了萱她们,从成都回来,她本来想叫个钟点工来帮忙打扫下屋子并顺便给萱她们烧一下饭的,但想想还是谢姨靠得住,於是便打电话给谢姨,谢姨一接到电话,便马上从偏远的农村及时的赶来了。
进了屋内,两人换了拖鞋,谢姨则进了厨房忙去了,看饭还没烧好,萱便跑进厨房,看看谢姨都在烧些什么,蓝则进了她们自己的房间。
谢姨正在烧东苋菜粥,对於这种从来没看见过的蔬菜萱觉得很是稀奇,谢姨说东苋菜可以治病,经常用东苋菜熬稀饭吃(稀饭烧熟了以后,在里面加适量的食盐。),可以治很多病的,譬如肺热咳嗽,咽喉干燥疼痛;丹毒,发斑;小便不利,水肿;妇女湿热带下,黄疸;肠燥便秘等等都可以治疗,那既然有那么多的优点,小姨肯定是不放过的,反正对身体有益的,能够养身的,小姨都不会漏过,每年有东苋菜的季节,小姨便会用东苋菜来熬稀饭吃。
看小姨和姨夫不在,萱问谢姨小姨他们怎么还没回家啊,谢姨说没这么早回家,萱说她们也在滨河路玩啊怎么就没看见他们啊,谢姨说滨河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在风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