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十七章 黄粱一梦(1/3)
十七章黄粱一梦
当四天后,五人走出湘东时两匹马和牛车都留在了那片焦土上。
没有水草,牛马根本支持不下去。在观龙村杀马那天,苏子鱼一夜无眠,牛马的哀嘶不断在耳边回响。他和慧清虽然都没有喝一滴马血,吃一口马肉,看着另外两头垂死的坐骑和分到食物欢欣不已的村民,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也无法出声阻止。
这世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苦难?大地上这一道道伤口究竟是谁划上的?何时才能停止这一地悲凉?十方诸佛多久才能化净三界六道人心?十方法界无量佛国净土如何才能容纳这万千民众?
一切万象,悉皆无常。
原来,他从来都没堪破这无常。
或许旱灾还没到最绝望的时候,襄阳郡城外并没有哀鸿遍野的景象,但南郡灾民逃难汇集,城外处处人头耸动,一家老小拖儿带女,或躺或坐,几处粥棚便阻止了民众蜂拥入城。城门处士兵守卫森严。五人灰头土脸一身狼狈,除了身上脏兮兮的衣物质地较好外和普通灾民并无二致,本以为进门不易,还没等奉勇拿出令牌,守城门的士兵却先认出了慧清。
“哎哟,慧清师父您怎么弄成个这样子了?”
“大师难道是到灾乡救济百姓去了?真是活菩萨啊!”
“大师有空请务必到寒舍坐坐,我三姨家最近好像不太平,正想请你去看看……”
不管几人眼神如何不屑,还是跟着慧清被当成宝似的供进了城。站在繁华如昔的大街上,奉毅感动得热泪盈眶,再世为人也就是这个感觉了。奉勤还在和奉勇嘀咕慧清是不是佛门骗子,被他一把拉过来:“少废话,快去找家客栈。”
“啊?咱们还是去雀梨寺借住吧。”好不容易安抚好“客源”的慧清终於摆脱出人群,今天这个形象不利於他传道啊,太影响他恢弘的气度了!还是赶紧到雀梨寺换身衣服再来比较有说服力。
奉勇思度一下,如今灾民拥挤,客栈可能也不太好安排,尽快修整一下要紧。瞟了一下沈默的苏子鱼,同意道“也好。”
几个人心急火燎地往东郊走去,雀梨寺就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中。转过一排榕树已能看到寺庙飞檐一角,冲在前面的慧清却突然停步,转头笑看苏子鱼。
苏子鱼似有所觉,擡头看见榕树下一人一袭白衣,神态悠扬。专注的眼神里充满对这世间的热爱和关切,淡淡地笑着就像当初送他下山时一般,无限宽容,仿佛能容纳天下任何的苦难心酸,能扫尽一切罪恶孽障。
不觉眼眶红润了。苏子鱼缓缓走过去,轻轻靠进那一方温暖的怀抱中,像迷路的孩子终於找到了母亲:“师父……”说着便落下泪来。
“是师父没有安排好,吃了不少苦吧,”慧远拥着他微微发抖的身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瘦多了。”
“师父……”所有的委屈丶不甘丶悔恨丶茫然丶惆怅,都爆发出来,长沙事后第一次痛哭出声,他很难过却知道自己不该再难过,他觉得苦痛却知道更多人比他更苦痛,他想得到救赎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救赎。
慧远抚着他的头发,慈爱地说:“好孩子,所有的苦难都是春天的滋养,总会结出福报的果实。”
苏子鱼反覆咀嚼这句话,渐渐止住哭泣。拉住慧远的僧袍“扑通”一声跪下,昂首道:“请师父为我剃度。”
慧远看着他泪痕犹在的脸,温和问着:“因何入佛?”
苏子鱼断然道:“证解如来,慈悲一切。”
慧远露出一丝微笑,“好。”
一日之后,在雀梨寺大德僧众见证下慧远为苏子鱼剃度受戒,法名:悟离。
至今以后爱缠永绝,尘情水灭,远离俗世业障,究竟寂灭。
同日,奉勇丶奉勤丶奉毅带着苏子鱼誊写的《释天则》总纲返回洛阳。
三年之后,苏子鱼梵行增长,福慧日进,重入四禅不动定,得悟大神通成就天眼,天耳,宿命三通。
其时,已是永熙四年仲春。
大晋多个地方已接连大旱三年,蝗灾弥漫,民不聊生。道安法师再次集结诸寺力量,布施衣米并举行悲忏法会祈风求雨。
慧清和苏子鱼仍旧带着二十一名僧侣前往洛阳,途中路经武昌。
武昌地界水源丰富,这两年在其他地界遭受旱灾时,武昌地界却洪水泛滥。但因还未到发洪时节,一路过来还算顺利。
武昌郡外,苏子鱼遇到了熟人。
天雨路滑,这日众僧正在一处野店避雨,从后方赶来一行车队到此歇脚。那带队的汉子看到苏子鱼一阵发呆,犹豫一下走到近前行礼问道:“不知贵人还认得小人否?”
苏子鱼定睛一看,竟是以前和司马兰廷前往小石镇途中救下的走脚汉子,含笑道:“原来是你,如今倒是发迹了。”
那汉子一听大喜,便要行跪拜礼,被苏子鱼一把扶住,对着他的眼眉微微一僵。那汉子却没觉出异样,坚持跪拜施礼,自顾说着:“小人水集。自那日为贵人救下后用治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花落春仍在全修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