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明末大寇首 > 第22章 恩出于上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恩出于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肉香慢慢飘到庭院里,下面的流民都勾着头往锅那边看。

等吴志平把纸贴好,李阳挥手让解散。

这是第一顿饭,李阳亲自让赵厚德拿着银两去找吴允买的马肉。

来到大锅前,里面的马肉都炖得稀烂,用勺子舀出来一点汤,品一下,略咸。

不过咸点好啊,李阳招募的这些人说不定十天半个月没吃过盐了。

刚才站那一会,都要人显得有点疲惫了。

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李阳,希望李阳说可以开饭了。

“刘教习,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个来领饭。”

李阳要亲自给他们端饭,让他们知道谁给他们饭吃。

在刘三带着人连踢带骂的情况下,大约二十分钟后,才把队排好。

刚才列队时表现好的在前,先领到饭,表现不好的,后领到饭。

领饭时,赵厚德在旁边对他们说,这是李阳李管队给你们的饭,你们要报答他。

等兵丁分完,才轮到辎重营的妇女儿童。

这李阳就不管了。

至于刘三王石等人,他们的饭比那些流民要多一些肉。在这个时期,搞什么官兵一体,地位一样,那是找死。

李阳不打算打造一个现代的军队,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条件。

他只要保证他的军官不喝兵血就行。

吃完饭,李阳又让赵厚德选出一些符合这个时代的民谣,带着众人演唱一遍。

战兵营与辎重营都要唱,别管是不是鬼哭狼嚎,至少众人的精神面貌比刚来时要好很多。

忙活一大会,李阳估摸着现在也就晚上八点左右,现在睡觉有点早。

于是与几十号人拉拉家常,询问他们以前都是做什么营生的。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里面竟然还有三个铁匠,因为不满政府的剥削,只能离开家乡逃亡。

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实在有点问题,人家祖上是啥,那他就是啥,真的实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除了三个铁匠外,其他人大部分是农民,还有两个裁缝。

把五人的名字记下来,这都是技术兵种,将来都是要大用的。

铁匠是孙德,杜联营,高大力,裁缝则是刘昆,付临。

等到要睡觉时,有家属的下意识地就要去找他们的婆娘。

在起义初期,为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必须实行男女分离。

让刘三去把人拦下来,告诉他们,五日可以见一次。如果训练与作战有功,可以两日见一次。

因为李阳实现了他的饭食承诺,这些人倒是也没有太大的抵触。

房屋不够用,直接在大院里睡觉。

至于蚊子,他们都已经被咬习惯了,也不在乎。

刘三回到李阳身边后,李阳拍死一只蚊子说:“老哥,不但这些兵丁要训练,那些妇孺孩童同样要训练。不求她们能打仗,只要转移时,不掉队就行。要是在打仗时,能在旁运输物资更好。”

“我还想问问你,这些妇孺怎么安置呢。你既然有主意,那就按照你说的做。她们分队怎么分?”

“按照战兵分,至于怎么管,交给厚德去管。他是辎重营的主管。”

一个人毕竟忙不完所有的事,该放权就要放权。

说到赵厚德,赵厚德就来了。

“管队,要是按照今天的吃法,咱的积蓄不足三天。”

李阳为了让这些人能尽快调理好身子,那是粮食肉食都是狠狠地往里面砸。

“去找吴老再买些,咱们不是还有不少银子吗?”

银子都是死的,能换成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花起银子来一点不心疼。

为啥要从吴允那里买,是因为赵胜规定每队的分日分配的粮食都是固定的数,要想多要,必须拿东西来换。

赵厚德坐在李阳对面,摇摇头:“不行了,咱队能从吴老那里买的量,已经达到最大了。再多吴老是一点不给。”

赵厚德不说,李阳还不知道,赵胜队里还实行每队最大限额。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他的老营的运输量也是有限的,要是任由人去支取,说不定不到几天,就全部断粮了。

可不能从赵胜那里弄来粮草,那从哪里去弄呢?

一时之间,李阳犯了难。

刘三在旁建议:“要不,把伙食标准降低一点。这些流民能吃一顿这么好的饭,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每日每人一斤粮食,也够训练半天了。”

李阳不同意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案。

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一斤粮食,也就能保证饿不死,要想负担军事训练,那是不可能的。

对明末的历史虽不算得上很了解,可他也知道,一直到崇祯自挂歪脖子树,整个北方都没有消停。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李阳觉都睡不好。

要想保持军队强大,除了必要的纪律外,好的伙食是必须的。至于军饷,起义初始阶段,不需要发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大寇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