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 日本的战争 1(4/4)
联军伤亡人数约为2万人,日军也付出了约1万人的代价。日军虽解蔚山之围,但却无力恢覆早期的进攻态势,而日军内部主张撤退的声浪却逐渐高涨起来。小西行长认为,日军虽取得了蔚山之战的胜利,但长期来看,日军无法守住这些沿海要塞。勿庸置疑,前方战事不利,给远在日本的丰臣秀吉以很大打击。内外交困的丰臣秀吉於万历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郁郁死去,给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划上了一个悲剧的句号。他留下一首辞世歌:“随露珠雕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毫无不可一世之态。丰臣秀吉一死,大臣们决定:密不发丧丶自朝鲜撤军。九月五日,五大老以丰臣秀吉名义,指示在朝各军,“争取最体面的议和”。丰臣秀吉的死,给日本撤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实际上日军当时非但已经完全无力再次占领朝鲜,连自保都已成了问题。日军确定於十一月十五日(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全线撤军。
日军撤退过程中,明军乘势追击。东路军麻贵攻入岛山丶西浦,追击加藤清正,在日军溃退中斩敌2千馀。西路军刘綎攻夺栗林丶曳桥,斩获甚多。日军驻顺天之小西行长部第二军於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开始撤退。然后驻泗川丶南海丶固城之日军,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当时联军封锁了出海路,日军第二军无法撤走。此时,驻泗川丶新城之日军第五军主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与从南海开来之宗义智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1万馀人,舰船五百馀艘,於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陈璘丶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命老将邓子龙驾三艘巨舰为前锋,埋伏於露梁海北侧。陈璘率明朝水师主力为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正面阻击日军,待机出击;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十一月十二日午夜战斗打响,联军三面合围,在露梁海域与日军展开东亚近古时代规模最大的海战。及至天亮,日军死亡人数以万计,第五军主力几乎全部被歼,舰船也几乎全部被击毁击沈。岛津义弘后率只50馀艘战船突围而去。这一战中,联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李舜臣丶邓子龙皆战死。露梁海战后,日军退回日本,朝鲜半岛残馀日军也基本都被消灭。不久,明军全部撤回朝鲜。《明史》称万里朝鲜之役的胜利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无法否认这场战役的意义,如果日本在这个时期彻底占领了朝鲜,恐怕侵华战争也不会拖延到二十世纪了。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军一样,丰臣秀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3.甲午战争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图片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是日本一手挑起的。是日本对曾经的恩人——中国(大化改革),一次深深的伤害。”狼博笑着说!
“怎么样,你是学历史的吗?”阿三说道!
不想错过《罪恶的使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