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火山(1/4)
“别名圣山和不死山富士山最开头被日本人称为“不死山”,因为它还是一座活火山,而且是从完全平整的地面“生长”到现在这么高的,在明治时代因为“不死山”这个名字因为不文雅,所以改为和“不死”同样读音的“富士”(日文读音相似)富士山是日本第一圣山,跨越静冈丶山梨两县县境,属富士火山带系山脉的主峰,呈圆锥形,山麓则为优美的裙摆下垂弧度,正好位於骏河湾至系鱼川之间的大地沟地带上。海拔三七七富士山六公尺,比我国的玉山略低,但却正如她‘不二的高岭’别称一样,拥有傲视日本第一的高度及完美无瑕疵丶端庄秀丽的姿态。过去,由於静冈县的旅游业大多倾向高级丶精致的经营方式,因此价格颇高;台湾旅游团体行经富士山,旅行社的安排自然选择了较为平价丶属山梨县境内的河口湖或山中湖畔住宿游览。不过,静冈人往往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富士山的正面只有在静冈县才能一窥全豹,山梨县看到的不过是背影。
编辑本段形成原因
作为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征,富士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过去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於地壳变动而与本洲岛激烈互撞挤压时所隆起形成的山脉,是一座有史以来曾记载过十几次喷火纪录的休火山。山顶为直径约八百公尺,深度二百公尺的火山口,据在空中鸟瞰则有如一朵灿开的莲花般美丽,不过那是极少数人才能有幸亲身领会的另一种风貌。山体呈圆锥状,共喷发18次,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虽处於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约有1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编辑本段形成过程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於标准的锥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至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其中,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沈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米。据估计,当时的山顶位於现在的宝永火山口北侧1-2公里处。
编辑本段物种分布
山上有植物2000馀种,垂直分布明显,海拔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林,500~20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00~26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2600米以上为高山矮曲林带。山顶终年积雪。北麓5个堰塞湖(富士五湖:山中丶河口丶西丶精进丶本栖),映照着皑皑白雪,湖光山色,风景幽美,是日本的游览胜地。辟有各种公园丶科学馆丶博物馆和各种游乐场所。山顶有巨大的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
编辑本段旅游胜地
由於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丶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丶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1]
北麓
富士山的北麓有富士五湖。从东向西分别为山中湖丶河口湖丶西湖丶精进湖和本栖湖。山中湖最大,面积为6.75平方公里。湖畔有许多运动设施,可以打网球丶滑水丶垂钓丶露营和划船等。湖东南的忍野村,有涌池丶镜池等8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河口湖是五湖中开发最早的,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五湖观光的中心。湖中的鹈岛是五湖中唯一的岛屿。岛上有一专门保佑孕妇安产的神社。湖上还有长达1260米的跨湖大桥。河口湖中所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称作富士山奇景之一。西湖又名西海,是五湖中环境最安静的一个湖。据传,西湖与精进湖原本是相连的,后因富士山喷发而富士山下宜人的景色分成两个湖,但这两个湖底至今仍是相通的。岸边有红叶台丶青木原树海丶鸣泽冰穴丶足和田山等风景区。精进湖是富士五湖中最小的一个湖,但其风格却最为独特,湖岸有许多高耸的悬崖,地势覆杂。本栖湖水最深,最深处达126米。湖面终年不结冰,呈深蓝色,透着深不可测的神秘色彩。
南麓
富士山的南麓是一片辽阔的高原地带,绿草如茵,为牛羊成群的观光牧场。山的西南麓有着名的白系瀑布和音止瀑布。白系瀑布落差26米,从岩壁上分成十馀条细流,似无数白练自空而降,形成一个宽130多米的雨帘,颇为壮观。音止瀑布则似一根巨柱从高处冲击而下,声如雷鸣,震天动地。富士山也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山上的各种植物多达2000馀种。在静冈县裾野市的富士山麓,还辟有富士游猎公园,面积74万平方米,豢养着40种1000多头野生动物,仅狮子就达30多头。游人可驾驶汽车,在公园内观赏放养的各种动物。此外,富士山区还设有幻想旅行馆丶昆虫博物馆丶自然科学厅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罪恶的使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