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 回家探亲(1/2)
上一世,对于叶传忠来说,自已就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的孝心,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所以这一世对他来说,虽家境贫寒,但父母仍然健在,还有弟弟妹妹以及那感情不是很好的姐姐,这些都是他的牵挂。
对于这次回家,叶传忠还有其他的目的。就是劝说这一大家从浙江老家搬迁至内陆地区,最好是重庆、四川等地;这样免得受到战争的波及。
坐上回浙江的火车,叶传忠内心是很激动的。此时的社会,治安并不像后世那么好,叶传忠已经在火车上看到好几起小偷小摸的事件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叶传忠并没有去管。
叶传忠的身上也有不少钱而且还有三根金条(是前面那个家伙的)。由于叶传忠非常的节俭,加上思想所致,这就导致他现在身上穿的是一套崭新的中校军装,前面的少校军装还在他的手提箱中,作为换洗衣服。虽在人群中显得很扎眼,但这也为他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火车运行了几个小时以后,就到了杭州。此时已经是下午,现在距离奉化老家还有些车程,叶传忠只好在附近找了个旅店住下了。没有心情品尝美食,吃了一碗面就回旅店了。
叶传忠准备将身上的钱以及那三根金条放在箱子里,装在身上属实不方便。在这个过程中,一封未来得及拆封的信,引起了叶传忠的注意。叶传忠实在想不出,自已之前怎么没看到这信,想不出是从哪掉出来的。
信是原主人写的:大姐结婚,小弟因军务繁忙,无法前往,请大家见谅。寥寥几句话,就将这个家伙与大姐的关系说明白了。
看日期,这不正是宜黄战斗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嘛!如果自已不来,这姐弟两个的关系就永远僵硬下去了。既然自已来了,就必须想办法缓和这层关系。
第二日,叶传忠又踏上了另一段路程。
浙江奉化,隶属于宁波市。叶传忠的老家是在小村庄里,在原本的记忆里。这家伙19岁弃文从武,考入黄埔六期。在此期间,回家的次数却只有三次,还都是放假期间,其余时间都扑在工作上。
蒋介石,浙江奉化人。熟知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嫡系用人的三大标准就是“黄浙亲”。第一必须是黄埔军校出身;第二必须是浙江人,其中又以奉化为最好;第三必须是亲友关系,就是与蒋介石有亲戚关系。自已这三条已经占了两条,这最后一条可遇不可求,这样的出身已经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有基础,但也得自身努力才行,自已必须在将来的战斗中打出风采,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才能指挥更多的部队,挥斥方遒。
车辆很快就到了地方,叶传忠下车之后,仔细地回想着家所在的方位,结果却是半天也没回想起来。只好沿着羊肠小道向村里进发,到村里在询问自已家的方向。
走在路上,叶传忠想了很多,目前还是先得安抚好家里的关系。
村口一棵老榕树下,坐着一群人正在讨论今年收成啊等之类的话语。当叶传忠出现他们的视野里时,大家都纷纷围过来,好奇这是谁家的小伙子衣锦还乡了。
叶传忠也很高兴这种氛围自已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于是便告知了名字,当询问自家所在时,众人都纷纷自告奋勇的带领叶传忠回家。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家。望着眼前的房子,典型的江南式小楼,虽然简陋,却显得很整洁。正值中午,此刻烟囱已经在往外冒烟了,不知母亲在做什么饭。
“老叶,老叶,你家二小子回来了,快出来看看呀!”随行的村民喊道。
从屋里出来的并不是父亲母亲,而是十六、七岁的弟弟以及妹妹。女孩说道:“王叔,我爹、娘不在家,去地里干活还没回来。”
当看到叶传忠的时候,小姑娘兴奋地喊道:“二哥,你回来了。”说完便兴奋地跑向叶传忠的怀里。
此时的叶传忠有点不知所措,前世的他可没抱过女孩子。他怀里的女孩子叫叶芷莹,是给自已写过信的妹妹,家里最小的一个。而远处没过来的男孩,叫叶传庭是自已的弟弟,家里排行老三。
众人见人已经带到,就纷纷离开了。
跟随弟弟、妹妹走进家里,正如所说的一样,虽简陋但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样子。叶传忠的房间已经被母亲收拾出来给自已的大姐住了,叶传忠只好将东西先放在弟弟的房间里,等母亲回来后看怎么安排。
“小妹,爹、娘不在刚才是你在做饭吗?”叶传忠问道。
“二哥,你都许久没回家了,爹、娘经常去地里干活,大姐有时在家,有时不在家。这样的情况下,我和三哥可不得学会自已做饭嘛!”
看着眼前略显清瘦的女孩,真是应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这个年代,能有个安定的环境成长都已经是很不错了,还能要求父母做些什么。“走吧,二哥回来了,今天就不做饭了,我们一起去村里买点吃的带到地里。晚上我去买点肉回来,晚上咱们一家一起吃肉。”
叶芷莹本想拒绝,见叶传忠很坚持,便只好作罢。此时的叶传庭也慢慢活络起来,向叶传忠问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抗战之铁血烽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