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9章 再次后撤(1/2)
张灵甫略带惊讶地问道:“刚才是你们的部队?”叶传忠点了点头。张灵甫笑着拍了拍叶传忠的肩膀,说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伯民,你现在可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参谋长了。”
叶传忠微笑着回应:“师兄过奖了,我这就给师座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这里的情况。”张灵甫点头道:“嗯,也好。警卫员,去通知炊事班好好招待一下独立团的弟兄们。”说完,张灵甫便带着人走了出去,前往一线阵地巡查。
当张灵甫再次回来时,叶传忠正坐在椅子上,笑呵呵地喝着茶。张灵甫随手扔过一根烟,问道:“师座那边是什么意思?”叶传忠接过烟,回答道:“师座那边让我暂时带队在此驻防,如果日军没有新的行动再回去。”
张灵甫笑着说:“好啊,这次你我又能联手杀敌了。”叶传忠注意到张灵甫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无奈。
“钟麟兄,部队情况如何?”叶传忠问道。
张灵甫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叹了口气,说道:“哎,部队伤亡惨重,自连长以下已经换了好几批人了。我从陕西带来的营长已经全部殉国,现在二营还是由一个副连长代理营长。”
叶传忠叹气道:“这场仗也许还会持续很久,会牺牲很多人。”张灵甫将手中的烟掐灭,扔在地上,站起身来说道:“打,就算打五年,十年,二十年也要打下去。狗日的小鬼子欺我泱泱中华太甚,真当我们没有人了嘛!”
叶传忠默默地在心中复述蒋介石在庐山上的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说完,叶传忠陷入了沉思。一旁的张灵甫走过来,说道:“校长在庐山的讲话的确是振聋发聩,伯民,你可能不知道,校长在黄埔军校时,曾讲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叶传忠急切地问:“什么话?”张灵甫望向战场,说道:“以必死之心,持必胜之念。”
叶传忠立刻明白了,也许大多数黄埔生上战场之前都已经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也许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战胜日军……
日军并没有如叶传忠所料再次发起进攻,于是叶传忠告别张灵甫,返回了师部。接下来的几天,日军只是对51师进行了象征性的进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到了十月上旬,日军在上海增兵。中国军队方面也从各地抽调援兵,赶赴上海参加会战。
截至10月15日,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局再度告急。此时,从广西调来的第21集团军抵达淞沪前线,蒋介石急忙将该集团军的10个师编入中央军序列。
第21集团军是桂系的精锐部队,以勇猛善战在国民党地方军中享有盛名。白崇禧此时向蒋介石献策,认为纯粹被动防守并非长久之计,只能徒增伤亡且无法取胜,必须有一支主力突击部队主动出击,实行积极进攻的策略,这对蒋介石而言正是求之不得的。
于是蒋介石下达了反击作战的命令。10月19日,中国守卫蕰藻浜南岸的部队,配合廖磊的第21集团军发起了全线反击。当日,日军吉住良辅的第9师团、伊东政喜的第101师团以及第3师团一部,也向蕰藻浜南岸发起了猛烈攻击。
双方主力正面交锋。由于桂军初上战场,缺乏与日军交战的经验,误将日军施放的烟雾当作毒气,导致队形开始混乱;加上当时淞沪战场上只有桂军头戴钢盔、身穿黄色军服,极为显眼,成为了日军练习射击的目标。
在日军飞机、火炮、坦克和机枪的密集火力攻击下,数万大军一日之内被打散,开战时组织的上万敢死队也大部战死。
桂军第21集团军从上到下,仅旅长就阵亡了六七人,士兵伤亡也超过了六万人,经过这一役,第21集团军从最初的八万多人减员到只剩下两万多,而且大多数还带着伤。
51师放弃了施相公庙的阵地,随74军大部队退往嘉定县一带组织防御。
撤退至嘉定的路上,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上海这个东方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此时俨然成为了人间炼狱。
一同撤退的官兵不知道退到哪里才是最后的防线。桂军第21集团军进攻失败的消息也从各个渠道传了下来,51师的几个团长唏嘘不已,既佩服桂军敢打敢拼,也不由感叹中日双方的差距。以往死冲死打的办法在对付日军时似乎毫无作用。
王耀武听到桂军惨败的消息,不由长叹一口气。他曾在中原大战中见识过桂军的战斗力,桂军以作战不怕死闻名全国,在国军队伍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上海这座城市竟成了桂军的伤心之地。
王耀武在感叹的同时,迅速命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他知道蕴藻浜一线沦陷后,日军肯定会乘机反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大场,一旦大场再次失守,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会锁定74军。
正如王耀武所预料的,日军在广福南路击溃发起反攻的中国军队四个团后,乘机反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抗战之铁血烽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