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连蓉相见 依依论茶(3/4)
,左侧簪了一朵娟制的红色牡丹花。左手腕戴了一只黄金镶珍珠的手环,食指上戴了一朵牡丹花型的戒指。
英王与杨蓉也打眼细看这位久闻大名的高相嫡长孙。这男人生的真是好,身材高大匀称,风度翩翩,文质彬彬。长的白白净净的,浓密眉毛生成弯弯的形状,一双沉静温婉的眼眸,高高的鼻梁,微笑的唇角有两个小梨涡。绯色的圆领长袍显得很合体,束一条黑色素金扣的革带,悬着一枚青玉虎形佩。头戴黑纱幞头,脚穿半筒乌靴。
英王上座,杨蓉右侧座,让高连左侧座,杨依依下座。杨三娘给四位上了擂茶,两盘点心。高连开口道:“晚辈拜见英王殿下,久仰大名。祖父常说您眼光独到,文武双全。”
英王打断他的话:“文武双全不敢当,就是一届武夫罢了。高相太客气了,说什么眼光独到,就是命好,生在弘农杨氏的一支中,同为杨氏,只能追随皇上了。”
英王喝了口茶,又道:“听小儿杨蔚说,高公子在国子监读书,文采很好。我这里有一个上联,想了很久没有对出合适的下联,高公子听听,登泰山一览天下。”
高连想了想对道:“渡长江再望故乡。”
杨蓉笑道:“父亲,我到有一下联:踏银河又瞰宇内。”
杨依依笑道:“二姐姐对的下联不如高先生的工整,气魄却够大。”
高连道:“是,我的不如杨二小姐有魄力,二小姐一看就是英武之人。”
英王夸道:“我有六个女儿,两个侄女。只有我的蓉儿,最象将门之女,略识些武功,人善良豪爽地很。谁要能娶我这个女儿,才是那家子的福气。”杨依依也忙着点头。
高连岔开话题:“英王殿下,您对科举之事有什么看法?”
英王道:“我一介武夫,哪里懂得科举之事。不过我家儿子与侄女合伙开了印刷厂,又建图书馆,倒是对科举有些贡献,互惠互利。因为这个,我家杨荆被钦点为秘书少监,我是高兴地很呢。”
杨依依问:“高先生要参加明年的科考吗?你是高相嫡长孙,不参加也无所谓,肯定能推荐入朝的。”
高连道:“我想参加科考,试试自己有多少墨水。省得尸位素餐,浪费了朝廷的名额。”
杨蓉道:“高先生过谦了,听闻高相家能人辈出,先生也是学问很好的。我七妹妹是个有眼光的,她都说先生学问好了,必然是好的。”
高连道:“多谢二小姐夸赞。为了这句话,我会更加努力的。”
英王笑笑:“不管是太子还是晋王,都是好儿朗。帝后既是天下之主,也是做人父母的,自然有自己的思量。我们当臣子的,只谨守为臣的本分,不要过度参与皇家内里的事。我年轻时,想着叱咤风云,位及人臣。后来族叔当了皇上,也赐给我家爵位与荣耀。如今我老了,什么政见不合,什么党派之争,什么皇子夺嫡,不想那些了。很多事看得见,想得到,却无可奈何。我呀,只盼着儿子们少惹事,争点气,给我多生几个可爱的小孙子。又盼着女儿和侄女们都嫁给疼爱她们的好人家,平平淡淡地过安稳日子。”
杨依依打断:“行了,行了。高公子,您今天是来取书的,就让人跟杨三娘去取吧。您叔父已经把他其他手稿抄好了底稿,托人捎过来了。除了订金,余款就不要了。算是给高叔父的辛苦费吧。等印刷好了这些新稿子,我给高叔父送去一百套。其他的就是我安排了。”
高连感激地给杨依依施了一礼:“多谢杨七小姐。我叔父那个人,骨子里是个典型的文人。就希望看好作品,也希望自己的作品面世,被天下人看到,最后名留青史。可是他自己不善经营,做官又清廉,手里没太多财帛,想请人抄书都舍不得。这次让来印制诗集,都是筹集很长时间呢。”
两日后,英王领着杨依依接待了李二舅父子。李准五十来岁,长得儒雅极了。中等身材,略有点瘦,精神还好。两鬓略有白发,蓄了长须。皮肤白皙,眉清目秀。长子李璋三十出头,甚肖其父,更年轻清俊些。次子李圭才十五岁,年龄不大,长得极好。身型高挑,体态挺拔,宽肩细腰。头发乌黑,皮肤白嫩。五官生的英俊无比,非常协调,想着再大几岁,定是个少见的美男子。
李准道:“接到妹夫的信,我一刻也呆不住了。让人收拾了东西,带着两个儿子上京来投奔他姑父。”
英王道:“说什么投奔,家里亲戚来京看望,就是看得起我。科举的事我也不懂,舅兄可有什么打算?”
李准道:“璋儿与圭儿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要先取得考试资格。前几日,托人打听了,要各州县今年秋天举行乡试,各州进行明经科目选拔,才能取得考试资格。又听说,京城周边的着名书院,有推荐名额,可以免乡试直接取得考试资格。想着南方初定,在南方求学不如上京来,明年在这边考试也方便,就求到他姑父这里了。”
英王道:“科举考试的主理人是晋王殿下。前天,我去拜见晋王了。他到是给面子,说考试具体事宜由吏部官员安排。考试内容初步定下了,有经义、时务策、杂文等。出题的是国子监的夫子们,最后由皇上定夺,考试地点借用吏部的办公区。”杨依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命轮运转,依依不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