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姐弟过继 李家送嫁(2/4)
想,早猜出来了,跟皇帝议论了一番了。现在见了英王的奏章,皇帝看去,内容简单:臣年龄渐长,常常梦回,想起随臣征战的兄弟来。臣有兄弟五人,今只剩臣与五弟安享荣华富贵。二弟杨柏,三弟杨桦,四弟杨桐皆为国战死,身后无人。家母与臣商议,经族老合议,欲把臣的五子杨茴过继到二弟名下为嗣子。把臣的六子杨荃过继到三弟名下为嗣子,把五弟家的杨蒿、杨依依过继到四弟名下为嗣子女。请陛下恩准,臣全家不胜感激,永感天恩。
皇帝看完后,递给皇后看看。皇后看了笑道:“英王大侄儿心眼多啊,总是为这些子侄们算计,算计完前程,现在想着算计出身了。过继的孩子到了别人名下,就是唯一的嗣子。”
皇帝道:“是啊,三个兄弟都战死十多年了,这会想起来过继嗣子了。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好好的嫡子,已经有了出身,为什么还要过继到别人家去呢。这些庶子,继出子女,进继了,就能有个好的出身,真是好算计。”
皇后笑道:“昨日下午,杨七跟她父亲打起来了。杨尚书想要杨七的股份,杨七不给,杨尚书动了家法,打了杨七一顿。杨七哪忍得了这口气,把她父亲打了。想着这事不能善了,子打父,这可是忤逆大罪。估计是怕留下不孝的名声,才要过继到伯父名下的。她又是个女子,这样不好说,就把她姐弟一起过继呢。其他的两位,估计是英王顺水推舟把两个庶子给安排了。”
皇帝道:“皇后聪明,想的周全。又是杨七。她怎么就这么不安生,竟敢殴打父亲,太不孝了。这以后,谁敢娶她?”
皇后道:“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杨尚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对杨七哪有父亲的慈爱。他言传身教的孩子,怎么会是通情达理的孝顺孩子呢?杨七虽不孝,但却是个人才,离开杨梧父子也好。”
皇帝道:“哎,杨松这奏书一上,我真想起那几个族弟来了。柏弟不只一次救过朕,为了朕伤了一只眼睛。后来在白水一战中身中十几箭,死得太惨了。桦弟那年奉命去万城接你和孩子,一路上几次遇袭,到洛阳后就重伤不治了。陇州之战,桐弟领兵杀敌。就死在朕的面前,被敌将砍了半个脑袋。那年他才二十二岁,刚定完亲。”
皇后听了也觉得感伤:“是啊,杨桦那年接我们,一路上有溃兵,有敌军,还有山匪,乱民。他领着人遇敌杀敌,遇匪剿匪。一路上缺吃少穿的,他领人上深山打猎,下冰河捉鱼。把厚衣服给孩子们穿了,自己穿着单衣硬甲,死死护着我们母子。”
皇帝想了想,在奏章上批了一个“准”字。又加了一行字,追封杨柏为齐国公,世袭。杨桦为护国公,世袭。杨桐为宾州郡公,袭五代。
皇后又下谕:杨七忤逆不孝,顶撞生父,抄《孝经》百遍,责戒尺打手二十下。
老夫人与英王迎了旨,叩头谢恩。开了祠堂,恭敬地把圣旨供起来。英王亲自改族谱,把四个孩子改写到三个弟弟名下。
杨梧在家撒泼打滚的,杨荀也是气急败坏。可是皇帝旨意已下,万不能更改。陈氏没想到儿子过继过去,还能袭爵位,当时就乐得合不拢嘴了。李氏知道杨茴过到二叔名下,还有了爵位继承,觉得划算。林氏也只念佛,简直喜出望外。杨七虽挨了打,又罚抄书,但脱离了父兄,心里挺痛快的。
杨梧心中气闷,只说:“杨蒿已不是我的儿子了,杨依依也不是我女儿,让他们赶紧滚蛋。我这里再容不下他们,除了身上的衣裳,什么也不给。”杨依依也不跟杨梧辩驳,只跟老祖母和英王说了一声,让红豆绿豆抱着杨蒿,两个姑姑拿着别人送她的东西,离开了尚书府,真的搬去永兴坊春劲院住去了。
这姐弟两个一走,尚书府众人心思不同。杨荀是嫉妒,杨蒿这小东西如今到了四伯名下,马上有郡公的爵位可继承,比自己还强。杨梧是又气又恨:杨依依这一过继,便发再大的财,出再大的名,也跟他没太大关系了。连带着杨蒿也管别人叫父亲,不是自己的儿子了。儿子本来就少,这口气堵得难受。杨茭是高兴又失落,再也没有人碍眼了。但是,韦家要联姻,要合作,都是冲杨七的生意合作去的,这下子,杨七跟尚书府没关系了,联姻自然也黄了。
英王妃心情也是很复杂,想埋怨英王没把她的小儿子过继到二弟名下,继承爵位。可三个儿子的前程都是丈夫亲自安排的。李夫人的两个儿子,杨荆是借了印刷厂的光,杨茴却没有任何的安排,李夫人埋怨已久。现在圣旨已下,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英王妃跟李夫人说:“杨茴如今已不是英王的儿子,过继给二弟了,还是买个宅子,搬出英王府的好。”李夫人早有打算,杨茴正好搬到春景院,等杨荞与王咏成亲了,也搬到春荞院。让他们跟杨七和杨蒿当邻居,还能互相照应照应。
英王妃跟英王说:“如今,杨茴准备搬到永兴坊春景院,那府里杨七和杨蒿也搬到春劲院了。都是过继出去的嗣子,总不好厚此薄彼,杨荃也要有个去处才好。”
英王看她一眼才道:“我知道了,杨荃不比那两个,他母亲是妾室,手里没什么积蓄。你既然想他搬出去,我会安排的。”英王花了重金,把同一坊内离家不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命轮运转,依依不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