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1/4)
第二十八章
十月清秋节,鸟经不住冷,往窝里铺了绒絮子,白日才挂出来,晚上又有丫鬟专门将鸟笼拎回屋里。院子里新移栽几盆金桂和秋海棠,发了一半儿花苞,树根子是将盖上的湿土。
冬姝枕在窗边,特意挑了光线好的一头,翘着脚在案几上,用手摸瓜子儿,不剥壳,只一颗丢进嘴里,牙齿崩开,就拿舌尖去撬开,嘬里头的仁儿,偏头又将壳吐回漆盘里。
窗楞外头是看见里头的,风稍稍一扫,几个培土的丫头窝在墙角讲的悄悄话,进了冬姝一耳朵。
“岑家那个少爷听说入了御监。”背对着窗子的高个儿丫头说,“李家小姐在家里闹着要一绳子吊死,吓得那家夫人赶忙去岑家退亲。”
另一个丫鬟像是不大相信,出声反问,“你说的我们都不曾听说过,谁知道你是不是瞎编排人?”
“爱信不信。”高个儿丫鬟扭过身,嘟囔道:“我那姐妹就在岑家府上,跟我讲的还能有假?便等着吧,李家小姐吊是没吊死,嗓子可是拿绳勒坏了的,过不了几日,那家人就要到处寻大夫。”
冬姝砸吧嘴,想了阵子,翻过身问方妈妈:“岑启松真被逮进了御监?”
“是进去了。”方妈妈打起帘子,探进一个头来,“是岑家老爷亲自押的人,从岑府到宫门一路砸了满街的臭鸡蛋烂白菜。”
“岑家竟然舍得。”她有些意外,为岑家的果断。
“这不事到临头...”方妈妈走进来,开了对头一扇窗,驱走还在廊庑下闲话的丫头,转头笑笑,“总不能舍本逐末,为了岑启松一人去葬送岑家几十年的家业。”
冬姝嚼着瓜子,陷入沈思,她恍惚记得岑家这位当家人是贫寒出身,倒是后宅那位岑大夫人颇有来头。
方妈妈忙前忙后,是为秋后的祈福做准备。芙光院与各处的人情,提早些时候清点库房的物件儿,以免年末手忙脚乱。
徐家一向都是去岱庙的,原本因为岑启松的事发,林氏预备着换个地方,使管家到周边山寺询问,日头却都是排满,大祷者腾不出空闲来,便没有再做更改。
出门的前一夜,冬姝睡的不大踏实,梦里敲梆子的声音,火烛燃的虚渺渺,四处的水流声,捂住脑袋也逃不开来。
她蜷缩着身子到天明,窝在床榻中央,一手揪着枕巾。方妈妈来叫早,扶人起来,才摸到她背上,三伏冷的天儿出了一身凉汗。
“怎么一身汗?”方妈妈蹙眉,喊七宝拿热巾子,一手去摸褥子,“是被褥太厚实了吗?”
冬姝没什么精神,蔫儿着眼皮摇头,唇色有些白,“不妨事,起来罢。”
“要不您今日别去了。”
“真不当事儿。”冬姝一下从床上站起来,趿上鞋走两步,朝她笑:“我就是睡懵了,才把自己捂成那样。”
方妈妈仔细看,果真是,这一笑脸上血气就回来了。
穿衣裳,梳过妆。旧俗是解下去年系在床帷的荷包挂在腰间,带出去一日,受过点拨,又带回来挂在床幔上。
冬姝不愿意,嫌它重,坠在腰间跟个铁坨子似的。
她坐在妆梳台子前生闷气,镜里的人瘪嘴垂眼,镜外的人就更生动。离及笄的时候愈近,姑娘家的颜色便再也关不住,浑身一股幼媚劲儿。
方妈妈是依她的,从帷幔上解了另一个轻巧的过来,哄道:“这个轻巧漂亮,搭您的衣裳正合适不过,咱们再把罩房那匣子明珠带上,去寺里多积攒些功德。”
旁人往功德箱里放银钱纸票,冬姝则是一匣子明珠,串不成绳儿的独珠都装在里头,劈里啪啦落雨似的倒一箱子。
阵势大,声音也好听。要紧的是,她从前的乐趣是爱看王氏与徐冬芮两人吃瘪,她多丢一颗,那头就跟痛失宝物一样,缩着眼珠子替她肉疼。
车马至山前被拥堵住,岱庙原本多贵人造访,今日却还有众数披甲带刀的官兵拦道。
林氏率先由人扶着从马车下来,从矮处往寺门望,探路的婆子回来,说是因为太子替皇上出访,来此处为来年求个风调雨顺,要请夫人太太小姐们挪步走一走。
冬姝打着呵欠下马车,心里抱怨山路难行,一行人腾挪到寺内,她窝在一方石凳上,再不想进去烧香拜佛。
“把我留在这儿罢。”她抱着小弥撒端来的清茶不松手,努力眨着困倦的泪花,看方妈妈:“您替我去捐了,再跟祖母说一声,我就坐着歇息片刻,不会乱走。”
方妈妈无奈笑着,只能替她去。
“您放心。”冬姝在后头说,“这儿还有这么多丫鬟在呢。”
这话冬姝也只是说说,哪个丫鬟真正看得住主子?
她是在惦记,往里头走两步到寺庙西偏殿,那里摆的点心好吃。
冬姝一人去不合适,喊上七宝与南栀一并,威逼利诱的定住其馀人,才往偏殿去。
“您是去做什么?”七宝不安地问。
“啰嗦。”她绕过外墙的银杏道,从红枫林子走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皎皎美人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