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乃大明皇嫡孙 > 第二十一章 洪武策问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 洪武策问(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朱雄英想了片刻。

“爷爷,这工艺操作复杂,成本太高,而且成功率太低,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熟悉每个操作步骤,要不然您给御厂下旨负责研究这东西,或许以后百姓也能用得起!”

但肯定很漫长,大明整个经济哪能这么快就发展到这种程度!百姓!朱雄英暗暗摇了摇头。

朱元璋回头道。

“拟旨,工部下辖设玻璃监,着御厂沈甘为玻璃监主事,正六品,负责一切玻璃制造”。

“给沈甘传话,现在先以推广这老花镜为主,降低损耗,不用怕试错!”

朱元璋对着朱雄英点点头。

“大孙,你这又为咱大明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事,甚好!甚好!”

朱雄英自恋的谦虚道。

“孙儿在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中感悟到,为百姓利,乃为大明利,为大明利,更为咱朱家利!”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三个好,朱元璋的心里真是欣慰啊!有此大孙,何愁大明不昌盛!

朱元璋沉思片刻,盯着朱雄英。

“爷爷考考你?咱不需要听花言巧语,你就如实回答,无论回答对错咱都不怪你!”

朱雄英心里一惊,沉声道。

“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

“前段时间云南诸部皆被平定,而麓川思伦法兵力强大,对咱大明虎视眈眈,大孙对这麓川之地有何见解?”

朱雄英听到后,沉默不语,脑海中在仔细回想着历史上种种的细节。

马皇后看到后恼怒道。

“咱大孙才多大?这军事何曾经历过,你这不为难大孙吗!”

朱元璋正要开口。

朱雄英抬起头,眼神锐利。

“回皇祖父!孙儿有两策,一策于短期来说,利国,于长期来说劳民伤财,拖累大明的兵力和国库!另一策短期来说,劳民伤财,与长期来说利国!”

因为朱雄英仔细回想了下,麓川是历史上傣族在云南西部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其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今天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遮放及瑞丽江南岸一带?。

历史中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制定的战略就是朱雄英说的第一策,分化麓川景东,摩沙勒周边各部,朱元璋招降麓川,设麓川宣慰使司。

但这只安稳了几年,洪武十八年,麓川出兵景东,景东知府俄陶率兵抗击,战败。都督冯诚领兵赴援又败,千户王升在战斗中战死,之后景东被思伦法重新夺回。

之后的几年里麓川一直在反复叛乱然后被镇压。

一直到正统六年,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也就是朱棣的曾孙子,开始三征麓川,9年的大规模战争,从而引发国内农民起义,政局动荡。

由于国库空虚,瓦剌乘机南下入侵,致使明朝皇帝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朱元璋疑惑道。

“大孙,这两策乃何策,有何不同,咱听听!”

朱雄英开口道。

“第一策,乃是分化周边部族,招降麓川。但是依据麓川从元朝到现在的秉性,只会反复横跳,徒增大明一次又一次的兵力浪费。以后大明抵御其他边境的力量便会减少!”

朱元璋点点头,沉默不语。

“第二策,彻底扫平!命平西侯在楚雄府屯田练兵准备西进,朝廷再集结大军从永宁府南下两路夹击。

但这必须要一位能堪当大任,行事果断的大将,势必要把麓川思伦法家族彻底消灭,不能有任何疑虑!”

鸦雀无声!

朱元璋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天赋异禀?大才?咱的孙儿竟然这么优秀?还是说纸上谈兵!

虽说大孙说的这些有些和咱想的不一样,但八岁孩童能说出这些话,已经让咱刮目相看了!

这加快了朱元璋让朱雄英参与批阅奏章的决心,是骡子是马必须出来溜溜!

马皇后虽然不参与政事,但是跟着朱元璋打了一辈子的大仗,这几句话的水平还听不懂吗?

真是老天眷顾,给了咱这么一位无可挑剔的大孙!

在马皇后眼里无可挑剔的大孙,脑海里却想起了大明以后的千疮百孔,确实朱元璋洪武时期对周边扩疆裂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但在以后没有了朱元璋和朱棣这种雄才大略的铁血皇帝统治,为以后几代皇帝留下了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造成了权力过度集中以及后期宦官专权等问题。

朱雄英心里叹了一口气,咱还是太小,想快点长大,为大明和皇祖父分担压力,又怕过的太快皇祖母和父亲走的太早。道阻且长,任重而道远啊…………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两策后,让朱雄英把他的两策以及后续的想法写在奏折上,等召集五军都督府商议对云南后期的战略导向后,再商讨下大孙的这两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乃大明皇嫡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