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乃大明皇嫡孙 > 第四十一章 风云变幻 【第一卷完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风云变幻 【第一卷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朱雄英低着头想了想。

因为洪武二年,朱元璋于府、州、县皆立学校,但是虽有县学,但数量和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子需求,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百姓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控制较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学术自由和文化繁荣?.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资质和兴趣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育体系的层次和类型不够丰富,不利于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朱雄英原本的打算是从科举开始改革,设立多学科,让朱廉负责各个学科的推广。

但是在科举八股取士这一政策上,朱元璋就定下了口,因为稳固皇权科举不能改革!

所以现在朱雄英只能退而求次先尽量让大明大部分的孩童上学堂,以后贯彻科举改革的想法了!

朱雄英沉默半晌抬起头说出自己以后的想法。

“孙儿之前了解到朱廉为理学大家,想让朱廉负责管理大明学院,在各个府县设立学堂,发扬理学的传承,最重要的孙儿想让大明的百姓也学习知识,在大明偏远穷困之地也设立学堂,尽量让咱大明的孩童从小就意识到学问的重要性!

朱元璋沉思了很久。

“可,但是他愿不愿意咱可不知道!老犟种了!”

朱雄英笑道。

“孙儿试试,若可行皇爷爷您就为孙儿下这最后一道旨!”

......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就来到了翰林院。

文学博士朱廉正整理为太孙侍讲侍读的事物。

朱雄英走进大殿。

“先生安好,学生朱雄英有礼了!”

朱廉抬起头。

“太孙殿下客气了,今日就准备学习课业?”

朱雄英施完礼抬起头来。

“先生今日学生有一理学之事不明,想与现在探讨下这理学问题”。

朱廉惊讶到,愣愣的看着朱雄英。

从楚王府第一次见面对太孙朱雄英的印象就很好,那日的一句“先生”竟然真延续到了现在。

太孙今年才九岁吧?竟然开口与我探讨理学?

朱廉沉声说道。

“太孙殿下,能与您共论理学,此乃臣之荣幸。”

朱雄英匆匆摇摇头。

“在下是您学生,先生不必谦虚。我观这理学纂言,强调道德之修养与天理之追寻,先生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朱廉脱口而出。

“殿下,依臣之见,理学所倡之道德修养,乃为人之根本。遵循天理,约束自身,方能正心诚意,达至君子之境。”

朱雄英又追问。

“然如今,若仅靠个人之道德约束,恐难以扭转百姓思想。”

朱廉殿下微微笑道。“所言极是。但理学之影响,若能广布于朝堂民间,形成风尚,亦能渐改世风。”

朱雄英赶忙道。

“那依先生之见,如何才能将理学之理念有效推行,以利国利民?”

朱廉思考半晌。

“殿下,唯从教育入手。令学子自幼研习理学,使其深入人心。再者,于朝堂之上,以理学之标准选拔官员,如此上行下效。”

朱雄英低头叹道。

“此计甚好,但恐执行之时,多有阻碍。”

朱廉不假思索。

“殿下忧虑不无道理。然只要坚定信念,逐步推进,或能有所成效。”

朱雄英看着朱廉。

“然何人能推进,何人会推进?”

朱廉已经入了朱雄英话语的圈套。

“必是与理学研究透彻,熟读程、朱之学!”

朱雄英脱口而出。

“先生可否胜任!可能胜任!”

朱廉抬头睁大了双眼!

太孙竟然通咱一生的追求!

因为朱廉认同理学中蕴含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理学对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他一生的愿景就是希望人们通过学习理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促进大明的和谐稳定!

朱廉惶恐的抬起手对朱雄英拱手施礼。

“臣愿担此任,愿为大明推广理学之念鞠躬尽瘁!”

......

洪武十六年二月初一。

朱元璋下诏,任文学博士朱廉为国子监祭酒,统管大明学府。

洪武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留下平西侯沐英统治云南。

同年四月,朱元璋赐徐达六神药,医治病症。

看着徐达日益康复,朱雄英也在担心着因为徐达的存在会不会使历史发生重大改变。

或许会因为徐达长期负责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对北方的军事形势和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威望。他的存在应该能够更好地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乃大明皇嫡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